闻公晦叔往廉州以诗送之

宗之潇洒玉为颜,叔夜粗疏万事宽。

天与海边尝瘴疠,意令他日惯艰难。

功名自古谁能必,忠孝于今众所观。

志士杀身当不顾,小人怀土但求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陈渊所作,名为《闻公晦叔往廉州以诗送之》。诗中通过对两位历史人物宗之和叔夜的描绘,以及对公晦叔即将前往廉州的关切与祝福,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忠诚孝道的颂扬。

首联“宗之潇洒玉为颜,叔夜粗疏万事宽”,以对比手法,赞美宗之的风度翩翩如同美玉般高洁,而叔夜则在处世方面显得更为豁达宽容。这种对比不仅凸显了人物性格的差异,也暗示了不同人生选择的可能。

颔联“天与海边尝瘴疠,意令他日惯艰难”,预示着公晦叔即将面临的艰苦环境和挑战。这里的“海边”指廉州,一个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瘴疠”则象征着疾病与困难。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公晦叔未来旅途的担忧,同时也寄寓了对其坚韧不拔精神的期待。

颈联“功名自古谁能必,忠孝于今众所观”,转而探讨人生的追求与价值。诗人认为,功名利禄并非每个人都能实现的目标,而忠诚与孝顺则是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观。这一联既是对公晦叔个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所有人的一种道德指引。

尾联“志士杀身当不顾,小人怀土但求安”,将主题升华至更高层面。这里将公晦叔比作“志士”,强调其为理想与事业不惜牺牲的精神;而将那些只顾个人安逸、缺乏远见的人称为“小人”。这一对比鲜明的结尾,不仅深化了对公晦叔形象的塑造,也传达了诗人对于高尚人格的推崇和对于低俗行为的批判。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洞察。它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与思想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405)

陈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猎

苍鹰黄犬五花骢,木落风高箭上弓。

三穴若能搜狡兔,九天方可下冥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登奔牛堰山亭

桑阴浓处已深春,小市喧呼迥不闻。

谁与山头共游戏,静看禽鸟斗纷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谒满处冲归以诗赠之

八年重见各蹉跎,把酒论文奈别何。

行止未应经扫地,是非安用辩倾河。

阳春属和从来少,流水知音不必多。

妙语惊人慵举似,归来如学病维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处冲见和复次韵二首(其一)

高谈无补自风波,毕竟平生意若何。

万里误游梁苑囿,三年悔寄楚山河。

轩裳气味情终可,林壑风流兴已多。

赖有故人真远器,会看鹏翼九天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