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城处处起吴歌,夹岸疏帘影翠娥。
一叶舟穿妆阁底,倾脂河畔落花多。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江南水乡的美景。"春城处处起吴歌",开篇即展现出春意盎然的都市中,人们轻快地唱着吴地方言的歌曲,充满了生活的活力和欢乐气氛。"夹岸疏帘影翠娥"进一步描绘了两岸人家的窗饰随风摇曳,如同穿着翠绿衣裳的女子在帘后曼舞,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和女性的柔美。
"一叶舟穿妆阁底",诗人将视线转向湖面,一艘小船轻轻划过装饰华丽的楼阁下方,仿佛在画中穿梭,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倾脂河畔落花多"则以富有诗意的语言形容河岸边,花瓣如脂般细腻,纷纷扬扬地飘落,与春水交融,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整体来看,朱彝尊的《鸳鸯湖棹歌(其三)》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象,既有都市生活的人文气息,又有自然景色的宁静之美,展现了清代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不详
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宝带河连锦带斜,精严寺古黯金沙。
墙阴一径游人少,开遍年年梓树花。
西埏里接韭溪流,一篑瓶山古木秋。
惯是争枝乌未宿,夜深啼上月波楼。
槜李亭荒蔓草存,金陀坊冷寺钟昏。
湖天夜上高楼望,月出东南白苧村。
百尺红楼四面窗,石梁一道锁晴江。
自从湖有鸳鸯目,水鸟飞来定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