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华胥台上欲临风,万籁无声雾郁空。
南北二龙乘障起,威音烂色正争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壮丽的自然景象。首句“华胥台上欲临风”,以华胥台为背景,预示着即将有一番风动之感,营造出一种即将发生变化的氛围。接着,“万籁无声雾郁空”一句,通过描写万籁俱寂、雾气弥漫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神秘,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轻纱般的雾气所包裹,显得格外幽静。
“南北二龙乘障起”这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雾气中的景象比作两条龙在障碍中腾起,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雾气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某种力量或生命的觉醒。最后,“威音烂色正争雄”则以“威音”和“烂色”两个词,分别形容了龙的威严和色彩的绚丽,展现了它们之间的竞争与较量,同时也暗含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激烈碰撞与展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以及对生命力量的赞美。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不详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胡羯自干纪,唐纲竟不维。
可怜德业浅,有愧此碑词。
西瞻山逾缅,东望水正茫。
楚人投饵处,吾肯扣鸣桹。
偃蹇汀眠雁,萧梢风触芦。
京尘方满眼,速为唤花奴。
野趣分苕水,凤光剪鉴湖。
尘中不作恶,为有邺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