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燕台归思

羁人情绪,似禽鱼、误入绦笼难出。

极目乡关何处是,云树苍烟遥隔。

不敢哀号,恐惊肠断,默默空凄恻。

自家儿女,怎叫他个怜惜。

应叹两字功名,半生劳顿,堪笑还堪咄。

离别伤心梦中相,聚后醒来悲泣。

误我归期,欺他归约,各度如年日。

君平频问,故国何日归得。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大江东去·燕台归思》由清代女诗人董如兰(畹仙)所作,以羁旅之人的思乡之情为题,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哀婉的画面。

开篇“羁人情绪,似禽鱼、误入绦笼难出”,以禽鸟和鱼儿被囚笼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游子在外漂泊,难以自拔的孤独与无奈。接着“极目乡关何处是,云树苍烟遥隔”两句,将视线拉远,描绘了主人公望穿秋水,却只能看到远方云雾缭绕、树木苍茫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不敢哀号,恐惊肠断,默默空凄恻”三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主人公在内心深处痛苦挣扎,不敢放声痛哭,唯恐触动心弦,引发更大的悲伤。接下来“自家儿女,怎叫他个怜惜”一句,流露出对家人、对子女的深深挂念,却又无力给予他们关爱的无奈。

“应叹两字功名,半生劳顿,堪笑还堪咄”四句,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讽刺与反思,认为追求功名半生劳碌,到头来却发现一切皆成空,引人深思。紧接着“离别伤心梦中相,聚后醒来悲泣”两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突出了离别之苦与重逢后的悲伤,情感细腻而深刻。

“误我归期,欺他归约,各度如年日”三句,表达了对归家无期的无奈与煎熬,仿佛度日如年,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与焦虑。最后“君平频问,故国何日归得”两句,以友人的询问作为结尾,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寄托了对早日归家的渴望。

整首词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外的孤独、思念与挣扎,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董如兰作为女性诗人的情感细腻与艺术才华。

收录诗词(11)

董如兰(畹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江东去.前题

忧深如病,万千愁、欲说伤心还歇。

是岁三春挨过了,怎使重挨夏月。

将近初秋,归鞭未整,酷日同心热。

啼痕新旧,积来犹胜鹃血。

千里有限关河,无穷荆棘,鱼雁难飞越。

异日相逢须记取,今后再休轻别。

魂梦堪怜,朝朝暮暮,不解辞登涉。

他时归去,定教真个欢悦。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大江东去.午日和韵

端阳重遇,可应是、辗转天高难越。

炫日葵榴疑是泪,触景偏增呜咽。

三载离乡,两经兵火,孤负芳时节。

五丝续命,寸肠应被千结。

休问鼓吹谁家,龙标何处,风鹤成警怯。

魂梦飞扬旁人须,讶道鬓斑形劣。

渔父忘言,汨罗留恨,醉醒凭人说。

伶仃儿女,有谁为我疼热。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捣练子(其一)春

花寂寂,昼阴阴。枕是朦胧听晓禽。

病里不知春又半,连天草色雨中深。

形式: 词牌: 捣练子

捣练子(其二)冬

初肥兔,照寒窗。窥探离愁眉锁双。

灯火连宵金穗重,从今不信谎银缸。

形式: 词牌: 捣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