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母生朝(其三)

阴澹园林岁欲霜,怪来和气满中堂。

要知积善工夫巧,变得人间作寿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园林的阴沉景象,预示着霜降将至,却意外地感受到和煦之气充盈室内,诗人由此领悟到积善行德的力量之大,它不仅改变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更营造出一片长寿之乡的氛围。诗中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外界的寒冷与内心的温暖相对比,寓意深刻,表达了对善良行为能带来福祉的赞颂。朱熹以宋代学者的身份,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儒家思想中“积善成德”的理念,强调了道德修养对于个人乃至社会的重要意义。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寿母生朝(其四)

昨夜秋风凉气归,今朝喜色动帘帏。

细斟潋滟新春酒,戏舞斑斓旧綵衣。

愿上龟莲千岁寿,永令凫藻一家肥。

也知厚德天应报,更说阴功世所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寿母生朝(其五)

暑退秋容欲凛然,北堂佳气倍澄鲜。

旧痾已向新凉失,寿骨应随爽籁坚。

尘外光阴那有尽,尊前风月浩无边。

痴儿六六今如许,惭愧西河不老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寿母生朝(其六)

仙人昔住紫琳房,一旦翩然下大荒。

久悟客尘无自性,故应福禄未渠央。

徙居邂逅成嘉遁,捧檄因循愧漫郎。

愿借寒潭千丈碧,年年此日奉华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寿母生朝(其七)

竹柏交柯庭院清,西风不动翠帘旌。

高堂正喜新凉入,乐事仍逢寿斝倾。

尽室丹衷归善祷,满头绿鬓定重生。

年年此日欢娱意,更愿时丰乐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