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雪宵

旅雁摩霄楼外闻。穷途有泪怕留痕。

风高雪片搏成阵,月暗梅花合断魂。

书满架,伴空樽。床头灯火半黄昏。

推窗粉饰江山改,爱惜瑶华只闭门。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鹧鸪天·雪宵》由清代诗人董如兰(畹仙)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夜雪景中的孤独与感慨。

首句“旅雁摩霄楼外闻”,开篇即以旅雁在高空中振翅飞翔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辽阔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漂泊者的思绪和对远方的向往。接着,“穷途有泪怕留痕”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处境和情感状态——在人生的低谷中,泪水似乎成了表达内心痛苦的唯一方式,但又害怕留下痕迹,暗示着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

“风高雪片搏成阵,月暗梅花合断魂”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雪夜的凄冷与孤寂。狂风与雪花交织成阵,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纷乱与挣扎。而“月暗梅花合断魂”则通过梅花的凋零与月色的黯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与不舍。

下片“书满架,伴空樽”两句,展现了诗人在孤独夜晚的自我陪伴,书籍与酒成为了心灵的慰藉。然而,“床头灯火半黄昏”一句,又将这种陪伴的温馨与孤独的氛围交织在一起,暗示着即使有物质上的慰藉,也无法完全驱散内心的孤寂。

最后,“推窗粉饰江山改,爱惜瑶华只闭门”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与抉择。推开窗户,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改变,但诗人选择“爱惜瑶华只闭门”,既是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反映了诗人复杂而矛盾的情感状态。

整体而言,《鹧鸪天·雪宵》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孤独、挣扎、反思与抉择,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1)

董如兰(畹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春日苦雨

春昼淹淹,春愁脉脉,娇黄媚紫都非。

韶华几许,九十半成违。

风暖水纹如皱,凭栏处、漫浸芳菲。

残梦醒,云迷雾锁,何处见馀晖。

追思,曾玩赏,旧时情事,珠泪频挥。

渐看看成病,减却香围。

又是清明过也,空赢得、绿惨红稀。

如萍燕,东西漂泊,不解认人归。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微]韵

醉花阴

粉窖眠香红串泪。两眼凝秋水。

被冷叠鸳鸯,有梦何曾,慰贴心头去。

碧云冉冉黄花地。半晌披帷起。

担受峭寒生,不奈虫吟,况续廉纤雨。

形式: 词牌: 醉花阴

如梦令

方把银缸吹隐。绣幕风欹不定。

好梦总难成,月上花枝交映。深省。深省。

枕上独吟清冷。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蝶恋花

落后凡花皆罢却。仙根生意留如昨。

俗眼但知欺寂寞,等闲错过东风恶。

随地为家犹自托。笑杀园葩,苦向枝头着。

结子泥中甘抱璞,成溪桃李真轻薄。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