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鹧鸪天·雪宵》由清代诗人董如兰(畹仙)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夜雪景中的孤独与感慨。
首句“旅雁摩霄楼外闻”,开篇即以旅雁在高空中振翅飞翔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辽阔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漂泊者的思绪和对远方的向往。接着,“穷途有泪怕留痕”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处境和情感状态——在人生的低谷中,泪水似乎成了表达内心痛苦的唯一方式,但又害怕留下痕迹,暗示着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
“风高雪片搏成阵,月暗梅花合断魂”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雪夜的凄冷与孤寂。狂风与雪花交织成阵,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纷乱与挣扎。而“月暗梅花合断魂”则通过梅花的凋零与月色的黯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与不舍。
下片“书满架,伴空樽”两句,展现了诗人在孤独夜晚的自我陪伴,书籍与酒成为了心灵的慰藉。然而,“床头灯火半黄昏”一句,又将这种陪伴的温馨与孤独的氛围交织在一起,暗示着即使有物质上的慰藉,也无法完全驱散内心的孤寂。
最后,“推窗粉饰江山改,爱惜瑶华只闭门”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与抉择。推开窗户,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改变,但诗人选择“爱惜瑶华只闭门”,既是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反映了诗人复杂而矛盾的情感状态。
整体而言,《鹧鸪天·雪宵》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孤独、挣扎、反思与抉择,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