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叔载教谕象山(其一)

盖壤邈今古,羲娥明旦夜。

动静既有殊,显晦亦相谢。

奚为至多物,好恶迷取舍。

离方乃遁圆,取密或遗罅。

安得天下士,定论万物价。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世间万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诗人首先描绘了天地古今的广阔与永恒,太阳与月亮的循环不息,以此引出对世间事物动态与静态、显明与隐晦的对比思考。

接着,诗人提出疑问:为何世间存在如此之多的事物,人们在喜好与厌恶之间迷失自我,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进一步地,诗人通过“离方遁圆”、“取密遗罅”的比喻,形象地阐述了人们在追求完美与避免缺陷之间的矛盾与困境。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天下士”的渴望,希望他们能公正客观地评价世间万物的价值,实现对复杂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正确判断。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对理想社会秩序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5)

郑觉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王叔载教谕象山(其二)

恭惟尚书公,道辉烛乾坤。

望古浩千万,摭拾恣咀吞。

坐值时运移,闭门守深根。

春阳熙九㝢,英曜日盛蕃。

后学竞奔走,众属此文孙。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送王叔载教谕象山(其三)

明州称多贤,文献聚如积。

须臾见海桑,晨汉星历历。

戾契徒自强,脂韦竟何益。

毋宁念本始,述祖承典则。

邈哉彼高栖,俯瞰无文尺。

形式: 古风

送王叔载教谕象山(其四)

迢迢明月夜,灏灏长风晨。

晤语一握手,四空阒无人。

作者不并世,哀歌泪沾巾。

岂徒彼善之,益惧大乱真。

抚背出门去,川水日沄沄。

形式: 古风

送王叔载教谕象山(其五)

象山海中居,象泉何冽清。

泉以鉴妍丑,山以见亏盈。

相望五十年,羔雁各逢迎。

送别固有礼,怡悦尤多情。

春深照花溪,烂烂云物晴。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