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哭公实(其五)》。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联“从此微言绝,何当大梦醒”,表达了对逝者言论的怀念以及对逝者离去的无奈和渴望其能从梦中醒来,回到人世间的复杂情感。微言绝,暗示了逝者话语的消失,大梦醒则寄托了对逝者能够重生的希望。
颔联“人间矜意气,地下斗精灵”,对比了生者与逝者的世界。人间强调的是世俗的争斗与骄傲,而地下则是对逝者精神世界的想象,暗示了逝者在另一个世界可能的平静与自由。
颈联“虚室还生白,遗编竟杀青”,描绘了逝者作品的不朽。虚室生白,象征着逝者的精神或作品如同晨光般照亮了后人的心灵;遗编杀青,则表明逝者的作品被记录下来,流传后世,成为永恒。
尾联“浮名流景过,夫子望秋零”表达了对逝者名声与成就的追忆。浮名流景过,意味着逝者虽已逝去,但其名声与成就依然被人铭记;夫子望秋零,可能暗指逝者如秋天的落叶一般,虽然凋零,但其贡献与影响永存。
最后两联“同舍悲离索,投诗哭杳冥。山阳风雨夜,邻笛未堪听”,进一步深化了哀悼之情。同舍之人为逝者悲伤,通过诗歌表达哀思,而山阳风雨夜的邻笛声,更是增添了哀愁的氛围,难以承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言论、作品、名声及离世后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