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国色娇娆画不如,风流二婿尽消渠。
阿承丑女无人聘,自挈衣装过草庐。
此诗描绘了国色天香之美,难以以画传神,而风流才子的风采,亦非笔墨所能完全表达。诗中以“阿承丑女无人聘,自挈衣装过草庐”一句,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美与不被赏识的女子命运进行对比,展现了世态炎凉与美的相对性。通过这一场景,诗人表达了对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全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洞察和对于美的独特见解。
不详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沉香宴罢索人扶,重向银屏睹雪肤。
一笑不偿千古恨,玉环当日倚阑图。
含章殿里雪中开,曾共君王索笑来。
著在荒蹊枯竹畔,可知准敕号村梅。
初如春笋露纤娇,拆似红莲白羽摇。
亭下吟翁步明月,玉人虚度可怜宵。
病犹有药扶持老,贫为无心俯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