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散栎厌为社,枯梧非有神。
一身具松柏,千岁作秋春。
风影日亭午,露香宵向晨。
唯应仙鹿迹,不悔白头新。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历经沧桑的古桧树,它独立于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超然物外的品格。诗人通过对比“散栎”、“枯梧”的平庸与“松柏”的高洁,强调了古桧树的独特之处。古桧树虽已老去,但其精神却如同四季更迭,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日间的风中摇曳,夜里的露珠滋润,都赋予了它独特的生命韵律。而“仙鹿迹”则进一步渲染了古桧树的神秘与超凡脱俗,仿佛是自然界的灵物,与世无争,悠然自得。整首诗通过对古桧树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坚韧、高洁品质的赞美,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状态的向往。
不详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昔闻上升桧,传作亳宫神。
念此亦千载,玩之经一春。
凉蝉号永昼,独鹤起清晨。
谁与画屏幛,长令水墨新。
人世南柯梦,看君葺旧居。
小庭长汛扫,暇日省文书。
黑叶生烟外,黄花过雨馀。
那知山谷兴,不向市朝疏。
溪谷含冰雪,川原见草芽。
春生三峡水,日照万人家。
时节长如此,风光会有涯。
唯应多美酒,厌看海棠花。
泥涂出关恶,风雨过云寒。
悬水馀百仞,层峰知几盘。
攀跻头目眩,揭厉衣裳单。
稍出万山外,始知人世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