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

病骨偏宜睡,呼童早闭门。

孤灯侵夜短,薄絮向春温。

雨翳钟声杳,风惊犬吠喧。

谁怜汉司马,今已老文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春夜》描绘了主人公在病中度过的夜晚景象。首句“病骨偏宜睡”表达了诗人体弱多病,然而疾病反而使他更加嗜睡。次句“呼童早闭门”则显示出他的孤独和对安静环境的渴望。

“孤灯侵夜短”写出了室内只有孤零零的一盏灯陪伴着诗人,夜晚显得格外漫长。而“薄絮向春温”则暗示春天的到来,虽然天气转暖,但病人的身体仍需保暖,棉絮的轻薄也反映出其生活的简朴。

“雨翳钟声杳”通过雨声模糊了远处的钟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氛围。最后一句“风惊犬吠喧”以风声和狗吠声的突然打破寂静,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最后两句“谁怜汉司马,今已老文园”借用汉代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诗人自比为年迈的文人司马相如,流露出一种被遗忘和无奈的感慨。整首诗以病弱之身的视角,细腻地描绘了春夜的寂静与诗人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收录诗词(672)

郭谏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徐少参宦游初归赋得东园春奉寄

江城佳胜在名园,花木逢春各竞妍。

鸭绿波光浮丽日,鹅黄柳色弄轻烟。

游人久许携樽过,旧客还容借榻眠。

寄语初归东道主,暂时相赏是良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上巳日雨坐遣怀

上巳多风雨,兰亭兴已违。

春寒增寂寞,烟景入霏微。

草色閒侵幔,苔痕欲上衣。

登楼时徙倚,点点暮鸦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琴川道中

虞山不到已经年,此日登临破暝烟。

沙岸人行残雾里,水村花发夕阳边。

白头渐觉交游少,青眼还应故旧怜。

夜向篷窗还起坐,一方明月满琴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南园口占二绝(其一)

池台久雨后,芳径生新草。

閒上画楼看,窗里青山小。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