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青娥呈瑞。正惨惨暮寒,同云千里。

剪水飞花,渐渐瑶英,密洒翠筠声细。

邃馆静深,金铺半掩,重帘垂地。明窗外。

伴疏梅潇洒,玉肌香腻。幽人当此际。

醒魂照影,永漏愁无寐。

强拊清尊,慵添宝鸭,谁会黯然情味。

幸有赏心人,奈咫尺、重门深闭。今夜里。

算忍教孤负,浓香鸳被。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翻译

年轻的女子展示出吉祥的景象,正值傍晚寒冷,万里乌云笼罩。
剪裁如水的月光,如同飞舞的花瓣,悄悄洒落在翠竹上,声音细微。
深宅寂静深远,金色的门饰半掩,厚重的窗帘垂到地面。明亮的窗户映照在外。
陪伴着稀疏的梅花,清雅脱俗,梅花的香气浓郁。此时,孤独的人在这样的夜晚。
醒来后照见身影,夜深人不眠,愁绪绵绵。
勉强举杯,懒得添加香炉,谁能理解我内心深深的哀愁。
幸好有能欣赏美景的人,但近在咫尺,重重门户紧闭。今夜如此。
算起来,怎能辜负这浓郁的香甜鸳鸯被。

注释

青娥:年轻的女子。
瑞:吉祥。
惨惨:形容傍晚阴暗寒冷。
邃馆:深宅。
金铺:金色的门饰。
重门深闭:重重门户紧闭。
孤负:辜负。
鸳被:鸳鸯被,象征夫妻恩爱。

鉴赏

这首《喜迁莺》是宋代词人蔡伸的作品,通过对冬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和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期待。"青娥呈瑞",以青蛾(喻雪花)的飘落象征吉祥之兆,然而在寒冷的暮色中,万里乌云笼罩,雪花如剪水飞花,轻轻洒落在翠竹上,声音细微,营造出静谧而凄美的氛围。

室内景象则是金饰半掩,重帘低垂,透出一种深沉的寂静。窗外疏梅傲立,梅花的清香与室内女子的肌肤香气交织,更显孤独与寂寞。词人在此情境下独自醒来,愁绪难眠,尽管试图借酒浇愁,却无人能理解他内心的黯然。

词人庆幸有知心之人,但无奈相隔甚近,却被重重门户阻隔,无法相见。他感叹今夜将要辜负那充满浓香的鸳鸯被,流露出深深的遗憾和无奈。整首词通过景物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现实中的孤独感,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72)

蔡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存词175首

  • 号:友古居士
  •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 生卒年:1088—1156

相关古诗词

御街行

东君不锁寻芳路。曾是莺花主。

有情风月可怜宵,犹记绿窗朱户。

十年空想,春风面杳,无计凭鳞羽。

凄凉怀抱今如许。天与重相遇。

不应还向楚峰前,朝暮为云为雨。

算来各把,平生分付,也不是、恶著处。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朝中措(其二)

雨馀清镜湛秋容。屏展九华峰。

万里闲云散尽,半规凉月当空。

楼高夜永,凭阑笑语,此际谁同。

端有妙人携手,翛然归路凌风。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朝中措(其一)

章台杨柳月依依。飞絮送春归。

院宇日长人静,园林绿暗红稀。

庭前花谢了,行云散后,物是人非。

唯有一襟清泪,凭阑洒遍残枝。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愁倚阑/春光好(其一)

伤春晚,送春归。步云溪。绿叶同心双小字,记曾题。

楼外红日平西。长亭路、烟草萋萋。

云雨不成新梦后,倚阑时。

形式: 词牌: 春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