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

忆初中伏时,怫郁炎气升。

赫日已照灼,赤云助轩腾。

积水殆将沸,清风岂能兴?

草木恐焚燎,窗扉似炊蒸。

冰雪气已夺,蚊蝇势相矜。

发狂忧不免,暑饮讵复胜。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翻译

回忆起初夏时节,闷热的暑气蒸腾而上。
烈日已经炽热如火,红云助威使天际翻腾。
池水几乎要煮沸,清风怎能抵挡这酷热?
草木似乎惧怕焚烧,连窗户也仿佛在受蒸煮。
冰雪的气息已被驱散,蚊蝇却愈发嚣张。
在这疯狂的酷暑中,忧虑无法避免,暑饮更是难以承受。

注释

怫郁:闷热。
炎气:暑气。
赫日:烈日。
赤云:红云。
积水:池水。
殆:几乎。
沸:煮沸。
清风:凉风。
岂能:怎能。
兴:抵挡。
草木:植物。
恐:害怕。
焚燎:焚烧。
窗扉:窗户。
似:仿佛。
炊蒸:蒸煮。
冰雪气:冰雪的寒气。
夺:驱散。
蚊蝇:蚊子和苍蝇。
发狂:疯狂。
忧:忧虑。
暑饮:暑热时的饮料。
讵:岂。
胜:承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苦热》。诗人通过描绘初伏时节的酷热景象,展现了夏日炎炎的逼人之势。他运用生动的比喻,如"赫日已照灼"和"积水殆将沸",形象地刻画了烈日炙烤下水汽蒸腾、仿佛即将沸腾的场景。"清风岂能兴"暗示即使微风也无法带来一丝凉意,"草木恐焚燎"则表达了对火灾风险的担忧,"窗扉似炊蒸"则写出室内闷热如同在锅中蒸煮。

炎热的天气不仅使自然环境变得极端,也影响了人的感受和生活状态,"冰雪气已夺"形容暑气之盛仿佛夺走了冰雪的寒气,"蚊蝇势相矜"则描绘出昆虫在这种环境下活跃的情景。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在酷暑中的无奈与困扰,"发狂忧不免"流露出内心的烦躁不安,"暑饮讵复胜"则感叹连解渴的清凉饮品也无法缓解酷暑带来的疲惫。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苦热,展示了诗人对高温天气的深切体验和感慨,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茅亭闲坐

荆门常昼掩,不必云山深。

岂敢尚孤绝,自能收寸心。

草萌被远径,鸟语变乔林。

散帙味新趣,鸣弦叹馀音。

脱粟幸可饱,一瓢方独斟。

颜从缅虽卓,非此谁为寻。

盛服缠紫艾,重印铸黄金。

信使忧惴息,讵无勤苦侵。

埃尘缁冠盖,霜露泫衣衿。

胁肩已自昔,俯首微独吟。

岂惟智所拙,曾是力难任。

为乐聊在此,焉知玉山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诗一首

食肉遗马肝,未为不知味。

食鱼必河豚,此理果何谓。

非鳞亦非介,芒刺皮如猬。

见形固可憎,况复论肠胃。

形式: 古风 押[未]韵

郓州新堂

百尺丰堂汶水滨,鲁侯清燕此逡巡。

溪寒素砾偏宜月,壁莹黄金不受尘。

引客笙歌行处是,赏心花木四时新。

未应久作林泉主,天子今思旧学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金山寺

尘外岧峣鹫岭宫,架虚排险出青红。

林光巧转沧波上,海色遥涵白日东。

夜静神龙听咒食,秋深苍鹘起抟风。

连荆控蜀长江水,尽在回廊顾盼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