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春催出倾城色,笑倚墙头若招客。
芬芳犹带秋风残,婀娜岂宜江路侧。
诗眼惊红狂欲呼,熟看似细又似粗。
花神留为菊后乘,天意遣作梅先驱。
这首宋诗《吉之南门外见木芙蓉烂开》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通过对木芙蓉的描绘,展现了春天初临时花朵的独特魅力。首句“小春催出倾城色”生动地写出早春时节,木芙蓉绽放出鲜艳动人的色彩,仿佛整个城市都被其美丽所打动。"笑倚墙头若招客"则以拟人手法,赋予木芙蓉以生机和活力,仿佛在向路人微笑,邀请他们欣赏。
接下来的诗句“芬芳犹带秋风残,婀娜岂宜江路侧”暗示了木芙蓉虽已度过秋季,但仍保留着秋日的余香,其娇媚的姿态却不适合随意生长在江边道路旁,更显其珍贵。诗人通过“诗眼惊红狂欲呼”描绘出木芙蓉花瓣的鲜明红色,强烈吸引人们的目光,而“熟看似细又似粗”则赞美了花形的细腻与粗犷并存,富有层次感。
最后两句“花神留为菊后乘,天意遣作梅先驱”,诗人将木芙蓉比作菊花和梅花之间的过渡角色,既象征着秋天的结束,又预示着冬天的到来,表达了对木芙蓉独特季节性的赞美和对其在花卉序列中重要地位的认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木芙蓉的美艳和个性,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花卉文化的深刻理解。
不详
月娥施朱小留残,天风吹上桂树端。
叶犹强项护故绿,花独多情染馀丹。
夜来谁借修月斧,和根剟与凡世看。
世人不识天上种,醉眼恍惚魂溟漫。
我尝浪作折桂客,惊见似与丹窟般。
主人眠花熟风韵,等是姓朱俱可观。
况逢问字载酒客,不妨为花理杯盘。
赏者莫惮腕欲脱,花到夜深不禁寒。
惟此溪山恶,其它州县无。
岂期公肮脏,而为我驰驱。
钱谷岂馀事,音容非故吾。
史君如问细,为道费枝梧。
文简家风淡,芗林句法清。
今能传几世,君复拥全名。
犹及识前辈,未尝轻后生。
崆峒风月里,许我共诗盟。
乾坤无计啬春妍,拥在诗人耳目前。
桃带酒容红煦煦,李馀粉态白娟娟。
蜂情落魄华胥国,燕思嫖姚兜率天。
阳鸟独参浴沂意,风前特赋咏归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