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是宋代诗人朱敦儒的《水调歌头(其四)和海盐尉范行之》。从这短小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平生看明月,西北有高楼。如今羁旅,常叹茅屋暗悲秋。" 这几句,诗人通过对比往昔与现实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自己客居他乡、心境凄凉的情怀。"平生看明月" 暗示了一种悠长而美好的记忆,而 "西北有高楼" 则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一处壮丽景象。然而,"如今羁旅" 这个词组转换了情境,诗人从昔日的辉煌生活跌落到了现实的孤独与悲凉之中,"常叹茅屋暗悲秋" 抒发了一种对于时光易逝、命运无常的感慨。
"闻说吴淞江上,有个垂虹亭好,结友漾轻舟。记得蓬莱路,端是旧曾游。" 这里诗人通过提及特定的地名和景点,勾勒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意境。吴淞江上的垂虹亭,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而 "结友漾轻舟" 则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趣。蓬莱路作为仙界的象征,通过 "记得蓬莱路" 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趁黄鹄,湖影乱,海光浮。绝尘胜处,合是不数白蘋洲。何物陶朱张翰,劝汝橙齑鲈脍,交错献还酬。" 这部分词语流畅、意境深远。黄鹄作为仙鸟的象征,与 "湖影乱" 和 "海光浮" 一起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绝尘胜处" 表示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的追求,而 "合是不数白蘋洲" 则是对这种精神寄托的一种肯定。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提及陶朱张翰等历史人物和仙境生活场景,进一步强化了词中关于超凡脱俗、饮酒作乐的意象。
最后,"寄语梅仙道,来岁肯同不。" 这句话简洁而富有含义。诗人通过 "梅仙道" 这一虚构的人物,表达了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承诺或许愿,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总体来说,这首词展示了诗人在客居异乡时对故土、友情以及超凡脱俗生活的深切怀念与向往。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朱敦儒成功地将内心复杂的情感转化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