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观国朝故事(其三)》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历史回顾与深刻反思,展现了对国家政治变迁的洞察与忧虑。
诗中首先回顾了北宋元祐初年,朝廷重用老成之士,打击元恶,招揽贤能,政治清明,四方安定,接近太平盛世。然而,随着绍圣年间党派纷争的兴起,奸佞之徒破坏法度,蔡京等人的相继执政,学术界崇尚金陵之学,忠良被流放海岛,党籍编录姓名,春秋学说也遭罪,学者仅限于研习三经。这种风气导致人心败坏,社会风俗随之堕落,最终酿成了后来的祸患,使得中原地区饱受异族侵扰。
诗人表达了强烈的批判态度,呼吁著书立说,以善恶为鉴,惩治奸佞,弘扬潜藏的美德,警示后世。同时,对那些直接引发祸端的“六贼”虽未点名,但明确指出祸端始于熙宁年间的政治变革。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对道德与政治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忧虑与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