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国朝故事(其三)

昔在元祐初,朝廷用老成。

元恶首窜殛,贤隽皆汇征。

帘帏八年政,内外咸清明。

四夷各自守,天下几太平。

绍圣党论起,宵人坏典刑。

二蔡唱继述,曲学尊金陵。

忠良投海岛,党籍编姓名。

春秋亦获罪,学者专三经。

心术遂大坏,风俗从此倾。

养成前日祸,中原厌膻腥。

我欲著一书,善恶深劝惩。

奸谀诛朽骨,潜德发幽馨。

六贼未足罪,祸端首熙宁。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观国朝故事(其三)》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历史回顾与深刻反思,展现了对国家政治变迁的洞察与忧虑。

诗中首先回顾了北宋元祐初年,朝廷重用老成之士,打击元恶,招揽贤能,政治清明,四方安定,接近太平盛世。然而,随着绍圣年间党派纷争的兴起,奸佞之徒破坏法度,蔡京等人的相继执政,学术界崇尚金陵之学,忠良被流放海岛,党籍编录姓名,春秋学说也遭罪,学者仅限于研习三经。这种风气导致人心败坏,社会风俗随之堕落,最终酿成了后来的祸患,使得中原地区饱受异族侵扰。

诗人表达了强烈的批判态度,呼吁著书立说,以善恶为鉴,惩治奸佞,弘扬潜藏的美德,警示后世。同时,对那些直接引发祸端的“六贼”虽未点名,但明确指出祸端始于熙宁年间的政治变革。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对道德与政治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忧虑与期盼。

收录诗词(2200)

王十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字:龟龄
  • 号:梅溪
  • 生卒年:1112-1171

相关古诗词

观国朝故事(其四)

富公昔使虏,厉色争献纳。

臣节安敢亏,君恩以死答。

煌煌中国尊,忍为豺狼屈。

堂堂汉使者,刚气不可折。

斯人嗟已亡,英风复谁接。

衔命虏庭人,偷生真婢妾。

形式: 古风

㶁㶁岸下水

㶁㶁岸下水,汝流欲何之。

但见日东注,宁有还源期。

尼父川上叹,逝者亦如斯。

人生百年间,扰扰无已时。

利名役初心,百欢无一追。

待汝后知悔,桑榆景堪悲。

感此盍悟彼,毋为浪吁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宣和乙巳冬大雪次表叔贾元实韵

天公昨夜屑琼花,三尺深深晓更加。

柳不待春先起絮,梅非因笛自飞华。

牧羊大窖人何在,驻马蓝关路更赊。

安得晴天开万里,行人愁思渺无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伤时感怀(其一)

三万六千成掷梭,欢娱常少愁常多。

干戈今日犹未定,书剑他年知若何。

淡荡三秋冷时节,萧条万里空山河。

伤时眼泪满襟血,更把少陵诗句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