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行台次易庵韵

榕阴垂绿暗闽溪,蹀躞花骢去欲迷。

驻节行台心独喜,幽林无复怪禽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汀州行台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榕阴垂绿暗闽溪”,以“榕阴”、“绿暗”、“闽溪”三个意象,勾勒出一幅榕树浓荫覆盖溪流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榕树是南方常见的树种,其茂密的枝叶能遮蔽阳光,形成一片浓荫,为溪水增添了一抹深邃的绿色,同时也暗示了南方湿润多雨的气候特征。

次句“蹀躞花骢去欲迷”,通过“花骢”这一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美丽与生动。花骢,可能是指马匹上装饰着花朵,或是马匹本身毛色如花,形象地描绘了行进中的马匹在繁花似锦的环境中缓缓前行的情景。这里的“去欲迷”不仅指马儿似乎迷失在美景中,也暗含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陶醉之情。

第三句“驻节行台心独喜”,表达了诗人到达汀州行台时内心的喜悦。行台,古代官署名,此处可能指的是诗人临时停留或办公的地方。诗人在此处停下脚步,内心感到无比欣喜,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可能包含了对工作或生活新阶段的期待和满足。

最后一句“幽林无复怪禽啼”,描绘了诗人眼中的宁静景象。幽林,指的是深邃、静谧的森林,与前文的“榕阴”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而“无复怪禽啼”则意味着在这片幽静的森林中,不再有令人惊异或不悦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和谐与安宁。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体现了他对美好、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以及在特定环境下的独特心境,是一幅充满诗意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卷。

收录诗词(385)

何乔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 号:椒丘
  •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 生卒年:1427年-1502年

相关古诗词

玉华洞次易庵韵(其一)

白云深处是仙台,宝树春深玉蘤开。

蓬岛未应能胜此,仙人何事不归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玉华洞次易庵韵(其二)

洞前琪树倚云栽,洞里瑶华映雪开。

一自飞軿游碧落,月明空见鹤归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道傍李花为风雨所残

缟袂珠襦白玉冠,含悽无语怯春寒。

东风不为多情惜,无数残钿趁马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行部上杭道过三洲馆见白花生枳棘中芳洁可爱而不知其名问之村民曰文坛花也予哀其托根非所赋诗唁之又推花意而答赋焉凡得六首(其一)唁花

雪彩冰姿傍棘丛,更堪苦雨与斜风。

五侯亭馆多閒地,何事凄凉向个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