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方尊肃气,人已苦兵声。
高枕真无事,扁舟似有情。
静同仁者寿,隘得圣之清。
遣放应如此,毋劳造物争!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名将张煌言的《秋怀三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和战争苦难的感慨,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首句“天方尊肃气”暗示了战乱中严峻的氛围,而“人已苦兵声”则直接描绘了百姓因战争受苦的情景。诗人通过“高枕真无事,扁舟似有情”表达出自己渴望远离纷扰,过上宁静生活的愿望,扁舟象征着自由和超脱。
“静同仁者寿,隘得圣之清”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对于长寿和接近圣贤境界的重要性,表明诗人追求的是内在的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最后两句“遣放应如此,毋劳造物争”表达了诗人希望自然万物能顺应天道,不必人为争夺,暗含对和平与自然和谐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的际遇和感受,寓言式地反映了作者在战乱中的理想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不详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风雨添新涨,荒洲几尺潮;
场禾悲滞穗,渚荻响丛条。
茅舍炊烟淡,蓬窗暝色骄。
秋飙毋乃妒,未敢说摩霄。
不解因人热,新凉忽起予。
单衫轻自好,双鬓落应疏。
冷暖秋中节,升沈觉后虚。
九州多怪事,无复问堪舆。
寻常悲旅况,可复杂秋声?
砧杵千家梦,莼菰八月情。
寒螀啼露重,健鹘喜霜清。
始识乘除理,玄心了不争。
秋云一片自苍凉,千里鸿心对夕阳。
兰蕙年来宛似雪,蒹葭露下正为霜。
惊闻尺素干戈泪,赋得联珠襟袖香。
解道安危关出处,可能无意扫天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