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西湖吊古》由明代诗人李一清所作,通过对历史变迁与英雄事迹的追忆,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英雄未能施展才华的惋惜。
首联“世变江河不可回,英雄空负出群才”,开篇即以“世变”和“江河不可回”描绘了历史的不可逆性,暗示了英雄们虽有卓越才能,却因世事变迁而无法施展,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同情。
颔联“西京日落征旗捲,南渡风寒画角哀”,通过“西京日落”与“南渡风寒”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形象地描绘了英雄们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可能经历了战争或政治动荡。
颈联“十二金牌催魏阙,三千珠履散燕台”,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十二金牌”指的是宋朝皇帝急召回朝的命令,象征着权力的威严与紧迫;“三千珠履散燕台”则出自《史记》,形容人才离散,表达了英雄们的理想破灭与无奈。
尾联“凭谁洗却千年恨,浙水寒声去复来”,诗人借问谁能消除这千年的遗憾,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深反思,同时以“浙水寒声去复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循环,暗含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历史教训的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英雄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