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仲宾秋清野思图

苍筠倚乔木,古色秋逾好。

谁能著茅亭,相伴此君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皓]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竹林与古木的和谐共生之美。诗人以“苍筠倚乔木”开篇,巧妙地将竹子与高大的树木相联系,不仅突出了竹子坚韧不拔的形象,也暗示了竹子与周围环境的紧密关系。接下来,“古色秋逾好”一句,点明了画面的季节特征——秋天,同时也赞美了竹子在秋日里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谁能著茅亭,相伴此君老。”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想象着在这样的竹林中建一座茅亭,与竹子一同老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向往。这里,“此君”一词,既是对竹子的尊称,也暗含了诗人对竹子品格的敬仰,认为竹子如同君子一般,具有高洁的品质和坚韧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7)

周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兴六首(其一)

凉气潜侵玉女窗,井梧一叶下银床。

离情有似东流水,一夜相思归梦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杂兴六首(其二)

聊摄城边树色秋,往来长此系扁舟。

不是故乡无旧业,长邀明月醉高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杂兴六首(其三)

杨柳青青麦吐芽,壶觞来就野人家。

可怜废井荒畦畔,狼藉东风一径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杂兴六首(其四)

上清仙客鬓如丝,自剪青霞作道衣。

几见桑田变沧海,不愁窗外日光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