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赏桂

秋风吹天香,先著桂枝里。

更挹月露清,芬馥唤睡起。

揽衣夜未央,泉喧不入耳。

有来蕊珠仙,黄袂翠盖底。

岂无碧云腴,为君一启齿。

醉卧金粟间,绝胜佩兰芷。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风轻轻吹过,最先带来桂花的香气。
再吸取月光下的露水,清新的芬芳唤醒了沉睡的心灵。
披衣起身,夜晚还未到尽头,泉水声喧闹却听而不闻。
仿佛有仙子从蕊珠宫来,身着黄裳绿伞之下。
难道没有那如碧云般丰美的佳酿,只为你倾诉一席话。
在金色的花海中醉眠,远胜佩戴着兰芷的芬芳。

注释

天香:秋天的桂花香。
桂枝:桂花树枝。
挹:汲取。
芬馥:香气浓郁。
未央:夜晚未尽。
泉喧:泉水声嘈杂。
蕊珠仙:神话中的仙子。
黄袂:黄色的衣袖。
碧云腴:美酒如碧云般甘美。
金粟:比喻金色的花海。
佩兰芷:佩戴的兰草和芷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赏桂的静谧图景,诗人以精致的笔触捕捉了桂花在秋风中的香气和月光下的清新。"秋风吹天香,先著桂枝里"表明桂花的香气被秋风带动,首先充盈于桂树之上,既写出了桂花的芬芳,也描绘了秋夜的清凉。

"更挹月露清,芬馥唤睡起"则是诗人在月光下品味桂花的香气,那么清新而又浓郁,以至于唤醒了沉睡中的心灵。这里不仅写出了桂花的香气,还透露出夜晚的宁静与诗人的独特体验。

"揽衣夜未央,泉喧不入耳"诗人在深夜中依然沉浸于赏桂之中,即使身穿轻薄的衣物,也感受不到外界的喧嚣,只有内心的宁静与桂花相伴。

"有来蕊珠仙,黄袂翠盖底"这里描写了诗人遇见了一位如仙女般美丽的女子,她身着华丽的衣裳,这个场景增添了诗中的意境,使得赏桂之乐变得更加非凡。

"岂无碧云腴, 为君一启齿"诗人询问这位如仙女般的女子是否也有品尝桂花之乐的愿望,并且想要与她共享这一美好。这里的语言婉约而富有情感。

最后两句"醉卧金粟间,绝胜佩兰芷"则是诗人在桂花丛中沉醉于这份美好之中,觉得这种体验远超过佩戴兰草和芷菜的欢愉。这里的"金粟"可能指的是桂花,也可能暗示着贵重珍贵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赏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以及在宁静中与美好相遇的喜悦。

收录诗词(2)

王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雪猎图

烽火一息三千年,汉家将军画凌烟。

胡儿不识征战事,龙沙万里今桑田。

丽谯声里梅花角,云暗雪深风色恶。

长嘶一骑骢蝉联,狼帽毡裘寒矍铄。

韝鹰走犬登平冈,狂狐剔眼魂飞扬。

贯雕落雁真戏剧,高鸟略尽良弓藏。

凤鸣居士双眼碧,少年读书勇无敌。

但知横行翰墨场,岂料一禽终不获。

向来百非今已无,笔端有口聊自娱。

故将胸中磊落事,写作人间雪猎图。

形式: 古风

谒金门.春恨

书一纸。小砑吴笺香细。读到别来心下事。

蹙残眉上翠。怕落傍人眼底。握向抹胸儿里。

针线不忺收拾起。和衣和闷睡。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支提禅寺

群峰翠拥古禅关,夹道松篁五月寒。

欲识天冠真隐处,白云深锁紫金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失调名

粉面羞搽泪满腮。

形式: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