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野草堂图歌次顾十一侠君原韵

某树某水与某丘,旷怀往往消百忧。

无端弓旌被缰锁,坐对尘壒生牢愁。

卢鸿草堂图,阅世已千载。

十志并流传,其人俨如在。

问谁好事供潇洒,毋乃真迹留王宰。

华亭最晚出,模本发精采。

今之妙手继者谁,摩诘前身应画师。

丹青一变粉墨骨,写向尺幅尤雄奇。

云是吴中小秀野,何斯佳境移于斯。

堂中主人顾十一,结客论文两豪逸。

百家汎滥流溯源,万口喧传名副实。

我是当年入座人,淋漓衫袖梨花春。

爱其披豁气谊真,丰格仿佛余先民。

宴衎之乐非丝竹,水色烟光八窗绿。

半酣䬃沓风雨来,喷玉跳珠三百斛。

铁崖老矣阿瑛贫,空巷间抛薜萝屋。

可怜相见凤城西,僦舍还同燕子栖。

犹能折柬致朋旧,局促肯放诗名低。

我诗胡足道,依样葫芦画中稿。

惟君痴嗜之,擘纸含毫共研讨。

留题惯恼麓台翁,作记深惭竹垞老。

吁嗟乎神仙富贵孰有无,默存岂必皆清都。

梦中五岳巾箱图,君归来兮挟我俱。

以神为马蘧为庐,一息十反良可娱。

赁舂龌龊难久居,乃独怜君屋上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查慎行的《秀野草堂图歌次顾十一侠君原韵》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文人雅集场景,围绕一幅名为“秀野草堂图”的画卷展开。诗人首先赞美了画中卢鸿草堂的意境深远,尽管历经千年,但十志流传,卢鸿的精神仿佛仍在。接着,诗人感叹现实中的束缚,羡慕画中人物的潇洒自在。

诗中提到华亭的摹本技艺高超,认为后世能工巧匠中,或许只有像王维这样的大师才能媲美。随后,诗人赞赏主人顾十一的豪情逸致,他与宾客们论文论艺,如同百家争鸣,名声实至名归。诗人回忆自己当年参与的聚会,感受到那份真挚的友情和宴饮的欢乐,即使风雨交加,也乐趣无穷。

诗人感叹友人铁崖的贫困,但仍能保持对艺术的热爱,寄情于诗画之中。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秀野草堂图的深深喜爱,希望与朋友一同探讨,同时也流露出对清贫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神仙般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画面和人物,展现了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理想追求,以及对艺术传承的重视,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97)

查慎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 字:夏重
  • 号:查田;后改名慎行
  • 籍贯:海宁袁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50~1727

相关古诗词

自题淳熙修内司官帖后

淳化祖帖绝难得,南渡摹勒传淳熙。

其详载在《辍耕录》,官本旧推修内司。

临江太媚绛潭瘦,字体特取丰而肥。

曾经翻刻凡几手,亥豕帝虎辨者谁。

形模粗具木偶尔,神理了不关须眉。

近来此本亦不易,世代渐远宋拓稀。

大观之后此其亚,仅与阁帖争毫釐。

有如虞夏祖颛顼,要是嫡派非横枝。

昨从庙肆见且骇,尤物乃落驵侩儿。

装褫仍用球路锦,十卷首尾完无亏。

叩之高索钱五万,而我囊乏三钱锥。

少需便恐被豪夺,一计猛出居巢奇。

乌驴克货价相直,快挟墨宝徒行归。

入门爨妇告米罄,一笑那顾朝来饥。

明窗小几风日亮,尘垢不敢侵吾帷。

古香透纸辟蟫蠹,元气入骨腾蛟螭。

熊熊异光黑点漆,滑滑腻理肤凝脂。

试临只愁鬼掣腕,帝睨幸免食朵颐。

嗟嗟世俗惯传误,目所未睹公谩欺。

曹家谱系格古论,岁月舛缪余可知。

偶凭一端为驳证,食古以耳皆如斯。

形式: 古风

渎山酒海歌

云间高生精赏鉴,嗜古搜奇确且赡。

朝来导我出西华,指点前朝御用监。

监南新创元都坛,当门老桧青蛟蟠。

旧闻酒海今落此,共叹体质犹坚完。

渎山巨璞初无价,谁遣不胫来辇下。

至元巧匠雕琢成,万岁山头设高架。

天然位置平不颇,琐窗八面开重阿。

石龙吸水上霄汉,倒泻溢为太液波。

波光翻动广寒殿,满瓮蒲桃映华瑱。

侍臣多著质孙衣,天子亲临诈马宴。

电转星流四百年,故都何物不推迁。

曾承沆瀣依天上,流落人间亦可怜。

亭虚无复朱栏护,颓砌旁连髹器库。

天吴跋浪鬐鬣张,只与空庭饱风露。

君不见周彝商斝近来无,形制争传博古图。

为池为海将安用,笑尔几同五石壶。

形式: 古风

残冬展假病榻消寒聊当呻吟语无伦次录存十六章(其一)

卧看星回晷景移,流光冉冉与衰期。

人言宦海藏身易,自笑生涯见事迟。

夜似小年寒渐信,病非一日老方知。

惟余莼菜思归兴,蚤在秋风未起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残冬展假病榻消寒聊当呻吟语无伦次录存十六章(其二)

忆昨公车待诏来,微名忽忝厕邹枚。

主恩不以优徘畜,士气原于教养培。

身作红云长傍日,心如白雪渐成灰。

依稀一觉游仙梦,初自蓬山绝顶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