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越国无双艳,吴宫未始知。
谁言勾践黠,不自爱西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襄所作的《西施篇》。诗中以越国的绝色美女西施为题材,表达了对她的美貌和命运的感慨。"越国无双艳"直接赞美了西施的绝世姿容,无人能及;"吴宫未始知"则暗示了她的美丽在吴国宫廷中尚未被充分认识,隐含着一种被埋没的意味。接下来的"谁言勾践黠",通过勾践的智谋来衬托西施的魅力,暗示她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的,还可能影响到政治格局;"不自爱西施"则是对西施自身命运的叹息,暗示她虽然美丽,却无法自主其身,被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对西施的描绘,揭示了古代女性在政治历史中的微妙地位,以及她们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微妙联系,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和人文关怀。
不详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桥畔修篁下碧溪,君家元在此桥西。
来时不似人间世,日暖花香山鸟啼。
七年相别复相逢,墙外千枝依旧红。
只有苍颜日憔悴,奈缘多感泣春风。
三十年间登第初,青衫羸马叩禅居。
鬓毛白尽犹奔走,惭愧高人得自如。
缕缕青阴拂去鞍,雨花狼籍颤春寒。
年光别绪侵入鬓,莫向离亭子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