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楼三首(其二)

孤堞神坰畔,平原岁琯阴。

惊麇时易薮,倦鸟即投林。

日舍翻车恨,天旄伏枥心。

蓬池八十首,半是为登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孤独的城楼坐落在广阔的田野边,岁月在冬季的管乐器声中悄然流逝。
麋鹿因季节变化而时常迁移,疲倦的鸟儿飞回森林栖息。
阳光下农田灌溉的场景让人遗憾无法实现,天子的旌旗象征的权力如今只能在马厩中想象。
我写下八十首诗篇,其中一半是为了登高望远的感慨。

注释

孤堞:孤独的城楼。
神坰畔:广阔的田野边。
岁琯阴:冬季的时光。
惊麇:迁徙的麋鹿。
易薮:时常迁移。
倦鸟:疲倦的鸟儿。
投林:飞回森林。
日舍:阳光下的农田。
翻车恨:对无法灌溉的遗憾。
天旄:天子的旌旗。
伏枥心:无力施展的雄心。
蓬池:八十首诗篇。
登临:登高望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孤独的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的哀愁与思念。"孤堞神坠畔"一句,设定了边关的寂寥与险峻,"平原岁月阴"则渲染出时间流逝、气氛沉重的氛围。

诗中的"惊麇时易薮"和"倦鸟即投林"两句,以动物行为隐喻人心,表达了边关将士警觉而又孤独的生活状态。麋鹿因惊吓而躲藏于荆棘丛中,显示出战争与动乱的氛围;而倦鸟投林,则反映出求安稳的心理。

"日舍翻车恨"一句,用日落时分辨不清的轮廓比喻对过往时光的留恋和哀愁,"天旄伏枥心"则描绘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之深。

最后两句"蓬池八十首,半是为登临",显示出诗人在寂寞中寻找抒情的出口,通过写作来慰藉自己,也许是在期待着能够有一日重返故土或与亲人团聚的希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沉、细腻的笔触,传达了边塞将士对于家园的思念,以及战争氛围下孤独与哀愁的情感。

收录诗词(833)

宋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北楼三首(其一)

地迥楼堪倚,天长日更劳。

何须云渺渺,况自叶骚骚。

脱兔横冈远,冥鸿避弋高。

四愁休遍咏,俱是一沾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北楼晚景

脩曲少城偏,临秋坐眇然。

残阳鸦翅外,新月鸟行边。

隐轸齐侵地,苍茫鲁狩田。

登高何必赋,归意自悁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去秋九日置酒今秋复喜兹会诗呈通判比部并诸幕府

城上凌氛百尺台,晚秋重喜宴楼开。

汎樽露菊疑相识,吹帽霜风是再来。

宝瑟丁宁催客饮,丹萸烂漫辟谁灾。

莫惊银烛先为具,天际残阳唤不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叹张縡

峤外归来白发新,胸中无物有经纶。

局当辕下骅骝足,倚著门边肮脏人。

风雪又残梁苑岁,烟萝谁管楚山春。

由来荣悴多如此,莫为前薪怨后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