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襄陵操》是明代诗人胡奎所作,通过描绘洪水泛滥、人民困苦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首句“登彼会稽兮洪水滔滔”,以“会稽”这一地理名称为背景,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同时通过“洪水滔滔”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危机四伏、形势严峻的氛围。接着,“嗟我黔首兮百万嗷嗷”一句,直接表达了对广大民众苦难生活的同情与哀叹,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胼胝兮乘橇,过门不入兮使我心劳”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人民在洪水中挣扎求生的艰难情景。这里,“胼胝”形容手足因长时间劳动而长满老茧,象征着人民的辛勤劳作;“乘橇”则是指人们利用木板等工具在水面上行走,形象地展示了洪水肆虐下人们求生的无奈与艰辛。最后,“过门不入兮使我心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民遭受苦难的深深忧虑和同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整体而言,《襄陵操》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中洪水灾害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