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诸公爱月欲狂颠,脚踏花栏手襞笺。
那作常时挥綵笔,直须飞句上青天。
岂无剧笑惊山叟,应有妍词调水仙。
独我清宵尘滓甚,乱蚊声里汗肤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月下聚会的欢乐场景。首句“诸公爱月欲狂颠”形象地写出众人对月亮的喜爱程度,近乎痴迷。他们脚踏花栏,手执纸笔,准备在这样的良辰美景中挥洒才情。“那作常时挥綵笔”暗示平日里的文墨游戏在此刻显得平淡,而今夜他们渴望将诗句送上青天,意境豪放。
接着,诗人提到朋友们的欢笑和佳词可能会让山中的老者也为之惊讶,甚至能吸引水仙的注意,展现出聚会的热闹和诗意。然而,诗人自己却因故未能及时赴约,只能在“清宵”之时,在纷乱的蚊声和汗水的侵扰下独自入睡,形成鲜明的对比,流露出一丝遗憾和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既赞美了朋友们的才情与聚会的热烈,也表达了自己未能参与的无奈和清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观察和感受。
不详
浮舟不用力,一水静于山。
沙鸟晴相唤,河云晚更闲。
微吟穷有象,清思入无间。
河策谁云补,从公漫往还。
封寄晋陵船,东南第一泉。
出瓶云液碎,落鼎月波圆。
正味云谁别,繁声祇自怜。
要须茶品对,合煮建溪先。
西北尘游倦,东南野兴深。
帐空惭鹤怨,山暝忆猿吟。
大士真交臂,连篇契夙心。
会须携蜡屐,云峤陟千寻。
我今作邑水云乡,一到犹疑换俗肠。
况在尘区正纷汩,乍来法界得清凉。
松筠锁雾姿逾秀,楼阁摩霄势欲翔。
更即高僧叩空理,功名富贵尽毫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