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笑渡行

溪流水势曲又曲,古渡济人日不足。

招招舟子在中流,两岸遥闻橹声促。

东岸渡来西岸人,西岸待渡还相续。

渡头溪水流出山,人在山头高处瞩。

当时结伴入山深,乱云何处寻芳躅。

不知世上有风波,烟霞以外了无欲。

今日出上望滔滔,毋乃旁观笑当局。

造物非以人拘拘,逸者荣兮劳者辱。

夫人自甘逸与劳,山水何曾分雅俗。

红尘静处暮烟横,山自空青水自绿。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渡口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以及对生活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首句“溪流水势曲又曲”,描绘了溪流蜿蜒曲折的自然之美,为整幅画面定下了宁静而悠远的基调。接着,“古渡济人日不足”一句,点明了渡口作为连接两岸的重要交通节点,每日承载着人们的往来需求,体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的关系。

“招招舟子在中流,两岸遥闻橹声促”两句,通过舟子的动作和橹声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渡船在水中穿梭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

“东岸渡来西岸人,西岸待渡还相续”描绘了渡口繁忙的场景,人们不断地来往于两岸之间,形成了连续不断的流动,体现了生活的忙碌与充实。

“渡头溪水流出山,人在山头高处瞩”则将视角转向了更高的地方,山与水的交融,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与观察者的视角,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接下来的几句“当时结伴入山深,乱云何处寻芳躅。不知世上有风波,烟霞以外了无欲”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自由自在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下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今日出上望滔滔,毋乃旁观笑当局。造物非以人拘拘,逸者荣兮劳者辱”则是对人生的不同选择和命运的思考,强调了个人选择的重要性,以及自然法则下,悠闲与忙碌的不同结果。

最后,“夫人自甘逸与劳,山水何曾分雅俗。红尘静处暮烟横,山自空青水自绿”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宽容与理解,无论忙碌还是悠闲,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快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人性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439)

章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壮夫剑箭行

壮夫宝剑擅太阿,誓将入海斩巨鼍。

壮夫神箭妙穿杨,誓要登山射封狼。

提剑束箭海山至,踌躇四顾不轻试。

旁观不解个中故,争问渠来何四顾。

渠听人言生浩叹,请教极目海山看。

东海有鼍西海鲸,奔鲸党鳄又波生。

南山有狼北山貙,拍貙化虎又风呼。

海妖山怪不胜指,剑箭茫茫何处是。

形式: 古风

山亭行题鳌海施厚确遗照

山居超尘域,山城半离即。

距城构山亭,亭在云山侧。

亭外护花栏,栏势随迂直。

桃竹柳芝兰,面面环亭植。

借问谁主人,春花报消息。

曰有儒者风,夙优才与德。

德是好秉彝,才乃擅奇特。

奇才处囊锥,文章应报国。

昊才亦爱才,玉楼召记逼。

因之降石麒,薪传火不熄。

游学鲲沙东,来从鳌海北。

学海家有源,还脩弟子职。

了了读父书,一一罗记忆。

持照索予题,其情正孔亟。

神交赠以言,敢惜金如墨。

信手而疾书,知心了无惑。

昔慕荆州名,恨不荆州识。

今晤荆州图,幸仗虎头力。

点缀尽生机,古道存颜色。

可知是淑人,其仪本不忒。

偕童不偕冠,天真无粉饰。

问讯亦何心,未可机械测。

古来容膝安,毋乃太偪仄。

今兹抱膝吟,悠悠意自得。

消受一事无,坐忘年万亿。

乾坤此山亭,浑然无终极。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暴雨叹

暴雨山头落,排山水势恶。

上流勿与争,少立待其涸。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药]韵

岁暮感咏

忽忽忘昏晓,几时岁又杪。

六千三万日,今尚馀多少。

形式: 古风 押[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