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即事

远山云出千重岫,流水声归半掩柴。

我法于今输我拙,人情非古任人乖。

午风柳絮轻飘雪,夜雨苔花斜上阶。

烧笋煮茶浇睡癖,青烟细细飏幽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鉴赏

这首《暮春即事》描绘了明末文人董琳对暮春时节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独特感悟。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和谐,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远山云出千重岫,流水声归半掩柴”以远山和流水为背景,云雾缭绕,溪水潺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山峦层层叠叠,云雾缭绕其中,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吸;而流水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归于平静,暗示着生活的回归与内心的安宁。

颔联“我法于今输我拙,人情非古任人乖”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效率与便捷,往往忽略了传统与自然的和谐之道。诗人的“拙”可能指的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坚持,以及对现代生活节奏的不适应。人情的复杂与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难以把握,体现了社会变迁对个体情感的影响。

颈联“午风柳絮轻飘雪,夜雨苔花斜上阶”进一步描绘了季节更迭中的自然景象。午后的微风中,柳絮轻盈地飘落,如同雪花般轻柔,夜晚的细雨滋润了苔藓,使其花朵斜斜地爬上台阶。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也隐含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

尾联“烧笋煮茶浇睡癖,青烟细细飏幽斋”则是诗人日常生活的写照。通过烧笋煮茶,享受自然的馈赠,以及在幽静的书房中品味生活的闲适,表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与追求。青烟袅袅,不仅增添了空间的氛围,也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传统价值的坚守。

收录诗词(8)

董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庭前晚步

一眉新月天西白,两眼旧山溪上青。

月白山青原自若,壮夫头上已星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起夜来

迢迢中夜长,明月流素光。

如何不能寐,徘徊坐惆怅。

四望阒无人,对影临空床。

忽闻孤雁征,零泪沾衣裳。

凉风亦萧萧,露下凝为霜。

思君既不来,㷀㷀守闺房。

形式: 古风

宫怨

罗幌动微风,沉沉永巷中。

鸟啼朱户掩,花谢玉兰空。

妾意春长在,君恩水自东。

独悲明月夜,歌吹动深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城西别墅荅诸友见访

治生在菑畬,结庐向西陌。

穷巷寂且深,荒溪被榛棘。

晨兴荷锄倦,日入复归息。

常恐负所怀,黾勉在兹役。

深感父老情,出门远相索。

觞酌忻时丰,即事良可惜。

于焉罄交驩,既醉忘终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