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

啄木鸟,啄树枝,头红如血口如锥,终日啄木长苦饥。

木心有虫不肯啄,天生尔禽复何为?

吁嗟乎,啄木鸟,佳木蠹尽知不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高的《啄木鸟》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啄木鸟的生活状态和它与树木之间的关系,寓含深意。

首句“啄木鸟,啄树枝”,简洁明快地引入主题,点明了啄木鸟这一形象。接着,“头红如血口如锥”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啄木鸟的外貌特征,红头和尖锐的喙,既突出了其独特的形象,也暗示了它在森林中的生存方式——以啄食树木内的虫子为生。

“终日啄木长苦饥”一句,揭示了啄木鸟的生活状态,虽然以啄食树木内的虫子为生,但终日忙碌却可能难以满足其饥饿的需求,体现了生命的艰辛和生存的不易。

“木心有虫不肯啄,天生尔禽复何为?”这两句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如果树木内部有虫害而不被啄木鸟发现或选择不去啄食,那么啄木鸟的存在意义又是什么?这不仅反映了对啄木鸟行为的思考,也触及到了生命与自然、存在与意义的深层探讨。

最后,“吁嗟乎,啄木鸟,佳木蠹尽知不知?”一句表达了对啄木鸟命运的同情和对自然生态平衡的感慨。佳木(美好的树木)被蛀虫侵蚀,而啄木鸟是否知晓这一现状,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啄木鸟这一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还蕴含了对生命、生存、存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关怀。

收录诗词(125)

陈高(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授庆元路录事,明敏刚决。不满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县尹,亦不就。方国珍欲招致之,无从得。平阳陷,浮海过山东,谒河南王扩廓帖木儿,论江南虚实,陈天下之安危。扩廓欲官之,会疾作卒。有《不系舟渔集》、《子上存稿》

  • 字:子上
  • 号:不系舟渔者
  • 籍贯:元温州平阳
  • 生卒年:1315—1367

相关古诗词

促织鸣

促织鸣,鸣唧唧。懒妇不惊,客心悽恻。

秋夜月明露如雨,西风吹凉透絺苧。

懒妇无裳终懒织,远客衣单恨砧杵。

促织促织,无复悲鸣。客心良苦,懒妇不惊。

形式: 古风

白头吟

试听《白头吟》,慢饮尊中酒。

古来悲白头,人情苦难久。

结发为夫妻,百年期白首。

容颜衰落相弃捐,何况君臣与朋友。

汉高宽大主,萧何开国功。

谗言一以入,几死天狱中。

陈馀与张耳,刎颈同生死。

一朝争相印,雠雠世无比。

周文吕望不再见,管鲍结交宁复闻。

玄德孔明若鱼水,胶漆孰如雷与陈。

斯人自此一以少,今世求之更无有。

谈笑寻戈矛,那能托身后。听我歌,歌《白头》。

劝君饮,君莫愁。

日月有时而剥蚀,世态谁能终不易。

形式: 乐府曲辞

折杨柳

折杨柳,送别离。

朝朝送人远别离,门前杨柳折还稀。

今年折杨柳,来岁复生枝。

奈何离别子,一去无回时。

形式: 古风

食莲词寄同年诸公

晓食盘中莲,忽思水中藕。

莲菂苦如荼,藕甘能爽口。

甘苦虽不同,同生泥水中。

得藕荐笾实,采莲归药笼。

奈何莲有菂,贵人终不食。

藕丝虽长难系莲,莲抱苦心空自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