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菩萨蛮》的第五首,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黄昏时分,景致与情感交织的画面。
首句“草薰风暖天涯路”,以“草薰”和“风暖”渲染出春天的气息,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面,草香扑鼻,远处的道路在这样的氛围中显得格外悠长。这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接着,“清明寒食青春度”一句,将时间点明为清明时节,寒食节期间,正值青春年华的时光。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清明节前后,人们会在此时祭扫祖先,寄托哀思。此处不仅提到了季节更替,也暗示了生命与时间的流逝。
“何处骤骄骢,玉楼人梦中”则转入对梦境的描述。诗句中的“骤骄骢”可能是指突然出现的骏马,而“玉楼人”则是指在华丽宫殿中沉睡或幻想的人。这两句通过对比现实与梦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难以实现的无奈。
最后,“一窗花弄影,半被余香冷”描绘了一幅室内景象。窗外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投下斑驳的光影,室内则残留着淡淡的香气,但随着夜深人静,这份温暖与香气逐渐冷却。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暗含了时光流转、万物皆有终的哲理。
“不是倦思眠,起来依旧闲”则以人物的心理活动收尾。主人公似乎并不因夜晚的来临而感到疲倦,反而在醒来后依然保持着一种悠闲自在的状态,或许是对生活的淡然态度,或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日黄昏的景色与人物的情感巧妙融合,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对人生、时间、梦想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