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怒号中夜忽收声,枯叶寒梢细细鸣。
晓起一杯檐外立,满阶无处认梅英。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寂静中的雪声变化。首句"怒号中夜忽收声",以拟人手法写出雪初降时声音宏大,如同人在深夜中愤怒的呼号,但随着时间推移,到了半夜,雪声突然停止,显得格外宁静。接着的"枯叶寒梢细细鸣",通过枯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声响,与雪后的静谧形成对比,增添了冬日特有的凄清氛围。
诗人早晨醒来,"晓起一杯檐外立",他站在屋檐下,静静地聆听,试图捕捉那份独特的雪后世界的声音。最后一句"满阶无处认梅英",则暗示了积雪覆盖,使得平日里梅花盛开的地方变得难以辨识,暗含了对冬日美景被雪掩盖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夜的听觉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感和对季节变迁的感慨。
不详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猎猎风吹屋上茅,夜寒都在早梅梢。
明朝管取东窗暖,又看羲经过一爻。
不胜孤洁寒窗月,分外清圆远寺钟。
后圃便当收橘柚,无疑侵晓一霜浓。
由来南巷独甘贫,季老徒誇眼有神。
未暇相烦展高栋,方图种德效前人。
一区悬磬已偷安,常念风波世路艰。
若谓他时庇寒士,会须令我作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