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廷埙所作的《题徐良夫耕渔轩》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田园生活画卷。
首联“海内黄尘没马深,林间云气护遥岑”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将外界的喧嚣与纷扰与隐居之所的宁静和谐鲜明地对立起来。海内,即指广阔的世界,黄尘象征着世俗的纷扰和忙碌;而林间的云气则如同守护者一般,为远处的山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颔联“萝窗竹峙千竿玉,苔径花明万树金”进一步渲染了隐居之地的自然之美。萝窗,指的是藤蔓缠绕的窗户,仿佛是大自然的画框;千竿玉竹,既描绘了竹子的高洁与挺拔,又暗喻了竹子的珍贵与美好;苔径花明,则是小径上覆盖着青苔,花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而又不失幽静的景象。
颈联“酒熟山瓢留客醉,茶香石鼎共僧吟”描绘了主人待客的热情与雅致。山瓢,是一种盛酒的器具,这里用来形容主人用自制的酒招待客人,让客人在醉意中享受这份淳朴与真挚;茶香石鼎,指的是用石头制成的茶具,与僧人一同品茗吟诗,体现了主人与僧侣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尾联“也知风致多清绝,短棹何时一再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清幽绝美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风致,指的是景物的风貌或情趣;清绝,形容景色的清雅脱俗;短棹,是指轻便的小船,暗示诗人希望再次乘船前来,深入体验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居生活的恬淡与雅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简单纯粹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