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天绘亭

杖屦追随陟杳冥,无边胜景集孤亭。

解衣自若谁为史,造物难穷巧赋形。

展拓二仪成缟素,均调一气作丹青。

会将断取山川手,卷入中州挂户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至高处,沿途所见壮丽景色汇聚于一座孤亭之上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和谐之美。

首句“杖屦追随陟杳冥”描绘了诗人徒步登山的情景,通过“杖屦”这一细节,形象地表现了登山的艰辛与坚持。“无边胜景集孤亭”则点明了诗人最终到达的目的地——一座位于群山之中的孤亭,这里汇集了无尽的美景。

接下来,“解衣自若谁为史”一句,以“解衣自若”的轻松姿态,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融入,仿佛历史在此刻被暂时遗忘,只有眼前的自然风光才是真正的主角。

“造物难穷巧赋形”表达了对大自然创造之美的赞叹,认为即使是造物主也难以穷尽其巧妙之处,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复杂与独特。

“展拓二仪成缟素,均调一气作丹青”进一步描绘了天地间景象的广阔与和谐,将天空比作洁白的素纸,大地比作色彩斑斓的画卷,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细腻。

最后,“会将断取山川手,卷入中州挂户庭”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美景永久保存的愿望,想象着能够将山川之景收于手中,卷起后挂在家中,让这份美丽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生动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山鹕

大如青菜小如乌,色亦苍然二者俱。

嗣岁不惟催布谷,可人尤是劝提壶。

巧兼琴弄端谁使,追得年光赖尔呼。

萱草堂高欣属耳,筠笼随我入东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遣感

我命还须我自推,细微休更问蓍龟。

枯茎朽骨犹能兆,岂有灵台不了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鷾鸸

畏人常是袭人间,人不能伤自往还。

争似鸾凰在寥廓,更无尘虑杳难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观赦文

吾皇恭己奉三无,大赦敷天孰向隅。

自顾归田夙遭遇,与人同庆倍欢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