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其一)孙守席上次会宗韵

檀板一声莺起速。山影穿疏木。

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

劝君对客杯须覆。灯照瀛洲绿。

西去玉堂深,魄冷魂清,独引金莲烛。

形式: 词牌: 醉花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作品,名为《醉花阴(其一)》。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在春末时节里的愁思与独特的情怀。

"檀板一声莺起速。山影穿疏木。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

这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傍晚的宁静美景。檀板(一种击打乐器)的一声响起,莺鸟随之啼鸣,声音急促,似乎在催促着时间的流逝。山影透过稀疏的树木,投射在地上,而人则置身于这绿意盎然的阴凉中,想要寻觅那即将消逝的春天气息。春天的生机似乎被屏风所隐藏,仅在曲折之处流露出些许踪迹。

"劝君对客杯须覆。灯照瀛洲绿。"

诗人通过劝酒的情景,传达了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温馨情感。在夜幕降临之际,提醒朋友应当将酒杯覆上,以免寒风侵袭。而那灯光下映照的瀛洲(水中小岛),又增添了一抹静谧而深远的绿意。

"西去玉堂深,魄冷魂清,独引金莲烛。"

最后一句诗中,玉堂指的是深邃的宫殿或书房,而“西去”则暗示了夜色渐浓,时间的推移。此时,作者的心灵异常冷静而清澈,仿佛能够洞察世间万物。在这样的氛围下,独自一人点燃了金莲形状的蜡烛,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孤寂。

整首诗通过对春末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夜晚独处时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淡雅而不失深邃的意境。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句(其一)

苕水相逢眼便青。

形式: 押[青]韵

句(其二)

城头松柏锁愁烟。

形式: 押[先]韵

句(其一)

睡觉昏昏厌鼓声。

形式: 押[庚]韵

红梅

陇头人未来,江南春几许?

惆怅玉箫声,吹落胭脂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