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其一)

好山当我门,空翠落砚几。

层轩敞虚幕,日坐岚光里。

岩壑变阴晴,云蓝间青紫。

红树障峰腰,断霞结疏绮。

何处憩冥情,即此谙画理。

我心素已间,近复淡于洗。

终日了无言,澄澄对止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戴粟珍的《杂兴(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水画卷。首句“好山当我门”,开门见山,表达了诗人对门前秀美山景的喜爱。接着,“空翠落砚几”运用比喻,将山色比作飘落的翠色墨滴,形象地展现了山色的清新与灵动。

“层轩敞虚幕,日坐岚光里”描绘了诗人居所的高雅和周围的自然环境,阳光透过轻薄的窗帘洒在室内,映照着山间的雾岚,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岩壑变阴晴,云蓝间青紫”描绘了山峦间的光影变化,色彩斑斓,富有动态感。

“红树障峰腰,断霞结疏绮”则描绘了夕阳余晖下,红树点缀山腰,如同彩带般绚丽,而天边的晚霞如丝如缕,织成一幅美丽的图景。诗人在此处流露出对自然美的深深领悟:“何处憩冥情,即此谙画理”,他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律,仿佛在其中找到了艺术的真谛。

最后两句“我心素已间,近复淡于洗”,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内心纯净如洗,与世无争,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真正体验到内心的平静。整首诗以“终日了无言,澄澄对止水”收尾,诗人静静地凝视着清澈的水面,仿佛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

总的来说,戴粟珍的这首《杂兴(其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寓情于景,展现出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2)

戴粟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兴(其二)

夜静鱼钥沈,窗际上寒月。

对此不能寐,揽衣兴超发。

散步出疏帘,清光皎于雪。

尖风吹我衣,泠然濯毛发。

冥契得诗意,际此殊清绝。

湛湛澈寒泉,冥冥堕松屑。

鼻观远闻香,小定味禅悦。

形式: 古风

界首

群峭摩青苍,横空排大翮。

水阻山怒争,怒积不可泄。

拔地峙一峰,太空独横绝。

天骨琢苍秀,云根耸孤特。

造化始何年,积此万古铁。

坚绽土花青,瘦绉古苔黑。

独力障长江,狂澜欲倒曳。

豪气为之扬,浩歌震林樾。

形式: 古风

霜夜即景

瓦背霜落寒生棱,残月弄影清于冰。

空阶但觉露华滴,老竹扑折缠枯藤。

霜气化烟烟入月,月雾含霜皎于雪。

漫空乱滚兜罗绵,楼台倒入天际白。

大千都入混茫中,一气鼓出云蓬蓬。

我想乾坤未造始,玄黄混沌将无同。

斯时定有方瞳翁,虚无游戏骑白龙。

星冠羽帔不可见,似闻仙乐声摇空。

忽然霜飙疾如箭,净扫长天开匹练。

楼观城郭出空中,满地霜华飞片片。

兀立我已寒不温,一缕凉澈玻璃魂。

闭户方欲觅诗梦,老鹤一声来叩门。

形式: 古风

初入定番

瘴雨连天迥,蛮云贴地浮。

山分金竹秀,城控木瓜秋。

笳鼓喧军垒,芦笙绕市楼。

时清久无事,来伴仲宣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