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示友人杂诗(其九)

筌以求鱼蹄取兔,兔鱼初不在筌蹄。

画舟访剑将何得,买椟还珠亦太迷。

牝马健行知作用,潜龙不拔识端倪。

古圣我思心实获,美人遥在一方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探讨了学习与理解的深层含义。首联“筌以求鱼蹄取兔,兔鱼初不在筌蹄”以捕鱼和猎兔为喻,指出人们往往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过于拘泥于形式或表面,而忽视了事物的本质。这里的“筌”和“蹄”分别代表了捕鱼和猎兔的工具,而“兔鱼”则是要捕捉的目标。诗人通过这一对比,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不应被手段所束缚,而应深入理解事物的内在本质。

颔联“画舟访剑将何得,买椟还珠亦太迷”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前一句中的“画舟访剑”可能暗指通过表面现象去寻找真理或价值,但最终可能一无所获。后一句“买椟还珠”则是一个著名的典故,比喻舍本逐末,重视形式而忽视实质。这两句诗提醒读者,在追求知识和理解时,应当注重实质而非形式,避免陷入表面化的陷阱。

颈联“牝马健行知作用,潜龙不拔识端倪”转而谈论行动与洞察力的重要性。牝马的健行表明了行动的力量,而潜龙不拔则象征着深邃的洞察力。这两者结合,强调了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不仅要有实际行动,还要具备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力,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事物的本质。

尾联“古圣我思心实获,美人遥在一方西”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智慧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真正的理解和获得,需要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同寻找远方的美人一样,需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这里“美人”可能象征着高深的知识或理想境界,强调了追求卓越和真理的旅程是漫长且充满挑战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深刻地探讨了学习与理解的真谛,鼓励读者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本质,追求真正的智慧和真理。

收录诗词(1007)

王慎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论学示友人杂诗(其十)

充盈象器极高深,要识惟微是道心。

何处天明非出王,未形神鬼已昭森。

尸居寂寂偏龙见,暗室冥冥有日临。

请验此时真太宇,岂容一物妄相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俞志辅赴阙自效

汉家征虏羽书飞,壮士贪恩觉命微。

手拂龙泉生勇气,胸藏豹略畅兵机。

将屠吐谷收蒲类,愿逐轻车出武威。

侯印累累酬死战,莫愁少妇泣罗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文上人房饯徐山人

久耽幽独类名缁,送客还同惠远期。

系勒好嘶香草地,垂杨偏拂法筵枝。

杯行寂性生飞动,袂惹空肠怨别离。

从此看君分手去,更无人复到茅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参知笔峰宗兄将入京道出吾邑枉访林居赋此为别

已无迎送绝人群,犹复杖藜出候君。

耳洗嫌因闻世事,头风喜得诵新文。

山中偃息惭龙卧,陌上差池惜雁分。

莫怪临岐频怅望,有谁人肯访閒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