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水仙(其三)》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对“陈妙常”、“杜兰香”、“昆吾锋”以及“苏州陆子刚”的巧妙引用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水仙花的独特情感与深刻理解。
首先,“略有风情陈妙常,绝无烟火杜兰香。”这里将水仙花与古代两位著名的女性形象相联系,陈妙常是唐代著名女道士,杜兰香则是宋代的名妓,通过“风情”与“烟火”这两个词,诗人表达了水仙花虽有自然之美,却不同于世俗女子的风韵,它纯净高雅,不染尘埃。
接着,“昆吾锋尽终难似”,“昆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宝剑之一,这里用来比喻水仙花的美丽难以被其他事物完全媲美,强调了水仙的独特魅力和不可替代性。
最后,“愁杀苏州陆子刚。”“陆子刚”是明代著名的玉雕大师,此处以“愁杀”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水仙花之美的赞叹与欣赏,仿佛连技艺高超的玉雕大师也难以完全捕捉到水仙花的神韵与美丽,流露出诗人对水仙花的深深喜爱与敬仰之情。
综上所述,《水仙(其三)》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巧妙的比喻,不仅描绘了水仙花的美丽与独特,还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沉的情感与赞美,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