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其一)

浮云积翠山棱层,烟波浩渺沧江横。

就中风景如武陵,乂疑方壶与蓬瀛。

高人妙得丹青趣,展素挥毫若神助。

岩峣峭绝泻飞流,岚岫溟濛锁云雾。

枫榆隔岸羊肠绕,渔舟荡漾忘昏晓。

人间何处有此景,愿一登临散怀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山水画卷。诗人以“浮云积翠山棱层,烟波浩渺沧江横”开篇,用“积翠”形容山色浓绿,云雾缭绕,展现出山峦起伏的壮美景象;“烟波浩渺沧江横”,则描绘了江面广阔,烟波飘渺,一派宁静悠远的水乡风光。

接着,“就中风景如武陵,乂疑方壶与蓬瀛”两句,将眼前的景色与传说中的仙境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和向往。武陵、方壶、蓬瀛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这些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和神秘感。

“高人妙得丹青趣,展素挥毫若神助”则赞美了画家的技艺,通过“高人”、“丹青趣”、“神助”等词,表现了画家在创作时的超凡脱俗和灵感涌现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艺术的欣赏和追求。

后半部分“岩峣峭绝泻飞流,岚岫溟濛锁云雾”描绘了山岩峭壁间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以及山岚云雾缭绕的朦胧美,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枫榆隔岸羊肠绕,渔舟荡漾忘昏晓”则转向对岸边景色的描写,枫树和榆树隔岸相望,羊肠小道蜿蜒曲折,渔舟在水面荡漾,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悠然自得的氛围。

最后,“人间何处有此景,愿一登临散怀抱”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向往,希望有机会亲自体验这样的自然之美,以此来舒缓心灵,释放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山水之美,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韵味的山水诗。

收录诗词(38)

商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水(其二)

苍崖万仞高插天,银河直与南溟连。

画工绎思写缣素,天涯地角来笔端。

晴峦晓嶂空翠湿,水色湖光渺无极。

依稀远树含紫烟,隐隐平林带秋色。

梦中忽向君山游,君山一发青如虬。

觉来披图赋新句,潇湘云梦清气浮。

形式: 古风

九鸶图

晴烟晓散垂杨堤,垂杨袅袅临清溪。

风景依稀二三月,兰苕杜若连芳蹊。

溪头纷然集群鹭,形影相随复相顾。

翘沙戏渚咸自适,界水冲风飞更舞。

饥则窥鱼饱则栖,弋罗不到无嫌猜。

参差态度形殊别,绿杨深处恣徘徊。

孤高格,潇洒性,不逐乌鸢不逐隼。

平生雅趣云水俱,一片閒心烟雨静。

毵毵毛羽胜霜雪,数声叫彻沧波月。

宛如野鹤出尘埃,回视凡禽总殊绝。

谁人巧夺造化工,九鸶写入丹青中。

非惟洁白堪比德,所贵体物存心胸。

乘时高奋抟风翮,充庭久向鹓行立。

遥看洲渚渺茫茫,日近蓬莱天咫尺。

形式: 古风

春景山水

春山巃嵷净如扫,杨柳依依春正好。

山头不断飞白云,山下时闻叫黄鸟。

高人卜筑山水间,楼居面面皆青山。

卷帘日长看图画,闭门无梦来尘阛。

阛中红尘深没马,马蹄不到青山下。

两翁何处抱琴来,良晤寻常共倾泻。

东风入指拂桐丝,高山流水誇绝奇。

千古遗音足清赏,黄金何必铸钟期。

幸逢四海雍熙日,才俊登庸皆遗逸。

弓旌行见下朝廷,未许斯人永泉石。

形式: 古风

山水图(其一)

画师盘礴作笔势,写出江山数千里。

崔嵬绝巘如摩空,彷佛高岩起云气。

浮云开处见山骨,紫翠重重净如洗。

飞泉落涧听无声,幽谷含春如有意。

武陵此去疑不远,似有桃花出流水。

隔江依柳起凉风,高窗面此云山青。

客来相对坐忘倦,似说平生遁世情。

我观斯图重太息,清时谁肯终泉石。

桑弧蓬矢作男儿,竹帛千春照芳绩。

君不见当年伊尹耕有莘,憣然一出安斯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