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谢章子厚》由宋代诗人刘定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自我反省。
首联“故人天上有书来,责我疏愚唤不回”,开篇即以一种超脱的视角,想象友人从遥远的天界传来书信,责备自己过于疏忽和愚钝,未能及时回应或理解对方的期望。这一句既表达了友人间深厚的情谊,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与自责。
颔联“两处共瞻千里月,十年不寄一枝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交流与距离的无奈。无论身处何方,两人都能共同仰望同一轮明月,象征着心灵的相通与默契。然而,十年间却未曾互赠梅花,这不仅是地理上的阻隔,更是时间的无情流逝,让人感叹岁月的无情与情感的不易维系。
颈联“尘泥自与云霄隔,驽马难追德骥才”,诗人以“尘泥”与“云霄”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因种种原因造成的距离感,以及自身能力与理想追求之间的差距。将自己比作“驽马”,难以追赶“德骥”的脚步,既体现了对友人才华的敬佩,也流露出对自己现状的无奈与自省。
尾联“莫谓无心向门下,也曾终夕望三台”,在前文铺垫的基础上,诗人表达了一种看似矛盾的情感态度:虽然表面上似乎对友人不再关心,但实际上内心深处始终怀有敬仰与期待。这里“三台”借指高官显位,暗示了诗人对友人成就的向往与祝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虽无法达到那样的高度,但心中仍存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距离、时间、自我认知等多个层面的探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语言质朴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宋诗中值得细细品味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