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次答姚叔烟见怀之作六首(其一)》。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深情,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首句“相见将何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逢时的期待与欣喜,同时也暗示了两人久别重逢的不易。接下来的“诗篇只数来”,则透露出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情感的心意,诗篇成为了他们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
“九皋惭鹤和,千里羡龙媒”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九皋象征着诗人所在之地的偏远,鹤和则是对友人的称谓,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自谦与对友人才华的羡慕。而“千里羡龙媒”中的“龙媒”比喻才能出众之人,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才华的仰慕之情。
“日驭南行远,天心子半回”两句,描绘了友人离别的情景。日驭指太阳,象征时间的流逝;“南行远”表明友人离去的方向与距离;“天心子半回”则可能暗含诗人内心的不舍与期盼,希望友人能早日归来。
最后,“闻君理归棹,临发重徘徊”两句,直接点明了友人即将启程归家,诗人站在岸边,既为友人的归来感到喜悦,又因离别而感到伤感,表现出深深的依依惜别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交流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