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谒象山先生祠

我行厌尘役,爱山极幽阻。

及兹叩岩扃,浮岚薄窗户。

危石倚苍屏,盘盘一洞府。

邈哉混沌根,疏凿自太古。

或疑昏垫初,屹立中流许。

悬崖泻惊瀑,洒空作飞雨。

泓渟水镜虚,林影净可数。

石阑少流憩,樛枝啼翠羽。

山花明炫目,藓径劣容武。

陡上高明台,桑麻蔽村坞。

却笑群山卑,矜春相媚妩。

了如静者性,孤洁耻俗伍。

昔贤此鸣道,松风入谈麈。

教锋振群哇,朋簪谢华组。

末学分畛域,正道日榛莽。

嗟余嗜探赜,离索增叹怃。

入舟耿清梦,前溪听鸣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深入山林的旅程,诗人对山中幽静与自然美景的热爱溢于言表。首句“我行厌尘役,爱山极幽阻”表达了诗人逃离世俗烦扰,追求山林之美的决心。接着,“及兹叩岩扃,浮岚薄窗户”描绘了到达山中后所见的云雾缭绕、空气清新之景。

“危石倚苍屏,盘盘一洞府”则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山石的险峻与洞府的神秘。接下来的“邈哉混沌根,疏凿自太古”赞美了自然界的原始与古老,仿佛在诉说时间的悠长与自然的永恒。

“悬崖泻惊瀑,洒空作飞雨”描绘了瀑布从悬崖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仿佛是天空中的雨滴。而“泓渟水镜虚,林影净可数”则通过平静的水面映照出清晰的林影,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之美。

“石阑少流憩,樛枝啼翠羽”描述了石阶旁休息的场景,以及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啼鸣。接着,“山花明炫目,藓径劣容武”则描绘了山花绚烂、苔藓小径的自然风光。

“陡上高明台,桑麻蔽村坞”表现了诗人攀登至高处,俯瞰村庄的景象。最后,“却笑群山卑,矜春相媚妩”表达了诗人对群山的轻视,以及对春天美景的喜爱。

“了如静者性,孤洁耻俗伍”则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不屑。接下来,“昔贤此鸣道,松风入谈麈”引用历史上的贤人在此传播真理,松风吹拂着谈话的麈尾,增添了诗意。

“教锋振群哇,朋簪谢华组”表达了教育的力量,以及诗人对官场束缚的解脱。最后,“末学分畛域,正道日榛莽”感叹自己作为后来者的局限,正道日渐荒芜。

“嗟余嗜探赜,离索增叹怃”表达了诗人对探索未知的渴望和孤独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教育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17)

邓文原(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匪石,人称素履先生,又因绵州古属巴西郡,人称为“邓巴西”。其父早年避兵入杭,遂迁寓浙江杭州,或称杭州人。历官江浙儒学提举、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翰林侍讲学士,卒谥文肃。其政绩卓著,为一代廉吏,其文章出众,也堪称元初文坛泰斗,《元史》有传。著述有《巴西文集》、《内制集》、《素履斋稿》等

  • 字:善之
  • 籍贯:绵州(今四川绵阳)
  • 生卒年:公元1258年至1328年

相关古诗词

登五岭

去岁登斯岭,歊暑穷跻攀。

兹历至源道,五岭九萦盘。

鸡鸣戒行李,月明清露漙。

笋舆兀残梦,絺衣飒微寒。

峭立芙蓉峰,秀出群厓端。

陟上扪烟萝,邈视凌风翰。

想当混沌初,疏凿驱神奸。

幸经资斧贯,犹有苍石顽。

剑门倚崇墉,函谷封泥丸。

顾此东南偏,夷险遂殊观。

小憩天欲曙,岚光涨林峦。

颇闻招提胜,峻绝逾商颜。

野人耕凿共,山僧巾屦安。

白首不出寺,岂复世虑干。

我欲叩幽迥,策足嗟蹒跚。

维时清秋暵,老龙犹泥蟠。

洒空飞雨至,乃在半山间。

粳稻绿如云,白水行埼湾。

农意良已欣,我行讵云难。

买酒浇磊块,临溪濯潺湲。

山灵亦我娱,风松写清弹。

形式: 古风

贫居

闭户无尘杂,看山有卧游。

半酣梳白发,新浴漱清流。

读《易》茅斋曙,弹琴竹院秋。

贫居聊足乐,轩冕欲何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桐川九日绝无佳菊小酌书怀奉简明仲博士一笑

游宦年光逐雁飞,传杯好友念分违。

欲遮老眼看黄菊,不遣秋香近绣衣。

稻蟹霜迟聊取醉,莼鲈家近重思归。

缅怀晋宋多才杰,得似风流落帽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哭李息斋大学士(其一)

冰纨乱扫拂云竿,不尽清风入谱刊。

紫气直过铜柱去,苍龙欲卷墨池乾。

忆陪客馆灯花落,喜借僧房贝叶看。

得遂悬车娱暮景,泪零耆旧向彫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