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峰长老求赞

萧萧洒洒,有取有舍。藞藞苴苴,无真无假。

客来须看,贼来须打。一条竹篦,天上天下。

背触当锋,任人酬价。咄哉村僧,少说大话。

龟年收取挂高堂,从他赞叹从他骂。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宗杲的作品《舟峰长老求赞》。诗中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位修行者或长老的形象。"萧萧洒洒"和"藞藞苴苴"运用叠词,形象地表现出其超脱世俗、不拘小节的风范。"有取有舍"与"无真无假"揭示了其对世间事物的辨识态度,既有选择也有放弃,不执着于真假虚实。

"客来须看,贼来须打"则展现出长老对待不同情况的果断与智慧,对待来访者热情相待,面对盗贼则毫不犹豫地应对。"一条竹篦,天上天下"象征着长老的权杖或教化之具,无论何处都能施展其威严和教化之力。

"背触当锋,任人酬价"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坦荡无私,无论面对何种挑战,都敢于直面,接受评判。"咄哉村僧,少说大话"是对那些夸夸其谈者的批评,提醒人们言行应与实际相符。

最后两句"龟年收取挂高堂,从他赞叹从他骂",表达了长老对于他人评价的淡然态度,无论是赞誉还是责难,他都泰然处之,将这些放置在心中,挂在高堂之上,任由世人评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直接的语言,刻画了一个深具智慧和修行境界的僧人形象,体现了禅宗的无我与随缘精神。

收录诗词(425)

释宗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字:昙晦
  •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 生卒年:1089~1163

相关古诗词

西余端和尚赞

被底礼寅朝,去住随风扫。

名呼章相公,侮嫚圆照老。不托和尚,两拳打翻。

回头妖僧,一句骂倒。

只看这几著子,不必问他禅道。

个是金毛师子儿,狐狸野干徒叫噪。

形式:

观音大士赞

过去正法明,现前观自在。

眼观诸音声,耳听众妙色。

二义俱寂灭,谁受此说者。

是说亦寂灭,谁为此说者。

能观及所观,能听洎所听。

返观观听者,是亦无所有。

大哉观世音,快说如是法。

是法不思议,听者亦希有。

我今以一毛,遍量法界空。

作此如幻言,赞是真实要。

形式:

许司理请赞

湛不摇处,正好著力。欲识吾真,出阴界入。

一毛端头,师子返掷。赤肉团上,万仞壁立。

冲密湛然知不知,铁牛生得玉猫儿。

形式:

佛灯珣和尚赞

天姿出格萧洒,胸次过人惺惺。

临济顶中髓,杨岐眼里睛。

棒头明杀活,喝下显疏亲。

孤鸾无伴侣,师子不同群。

钟山佛鉴这嫡子,双径山僧之法兄。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