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侍郎坐上得彝字

春事三分二分了,策勋淑景还宜早。

野桃官柳嫌春少,却笑上林莺易老。

岂知老干空斗南,七八千岁春酣酣。

无人闻此不大笑,有口只与庄生谈。

金钟大镛在东序,瑚琏陆离杂雕俎。

歌工在列乐在悬,更复明堂须柱础。

一枝老我苕水湄,煮字不充亭午饥。

丹崖苍壁信手题,咏歌事业铭鼎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杜侍郎宴会上的场景,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首先,诗人以“春事三分二分了”开篇,巧妙地将春天的进程比作时间的流逝,暗示时光的宝贵。接着,“策勋淑景还宜早”,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珍惜之情。“野桃官柳嫌春少,却笑上林莺易老”,通过对比野桃、官柳与上林莺的不同感受,展现了春天的多样性和生命的短暂,引人深思。

“岂知老干空斗南,七八千岁春酣酣”,诗人在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一棵古老树木历经千年仍能尽情享受春天的景象,寓意着生命的力量和永恒的美好。接下来,“无人闻此不大笑,有口只与庄生谈”,通过对比无人与有口(即诗人)的反应,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后半部分转向宴会场景,“金钟大镛在东序,瑚琏陆离杂雕俎”,描绘了宴会的豪华与庄重,体现了杜侍郎的尊贵身份和高雅品味。“歌工在列乐在悬,更复明堂须柱础”,进一步展示了宴会的热闹与秩序,以及对仪式感的重视。

最后,“一枝老我苕水湄,煮字不充亭午饥”,诗人自比为一棵老树,静静地守候在苕水边,以文字为食,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丹崖苍壁信手题,咏歌事业铭鼎彝”,则以丹崖苍壁上的题字,象征着诗人的作品将被历史铭记,留下不朽的印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春天之美、宴会之乐以及诗人对生活、自然和艺术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萼庵魏紫

华风织翠裾,紫绶更纷敷。

屑玉嫩成糁,缕金齐撚须。

妖饶嗟易歇,落托醉难扶。

旧日沈香北,倾都只此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督钱肖岩教子

曾过竹岩幽,岩前正晚秋。

养廉忘节苦,种德俟芽抽。

横翠新如染,澄澜凝不流。

丁宁庭砌玉,及早事雕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移斑竹

刍尧挠岁寒,巍节笑多艰。

露湿添新绿,苔封减旧斑。

龙雏分竺寺,帝子泣湘山。

无限苍梧思,清风便往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酬谢司直晦斋寄宋湖州见柬(其一)

春无十日好,又是去堂堂。

柳借鹅黄重,花消蝶粉香。

清和宜晚步,零落课残芳。

北牖华风煖,朝来尚宠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