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中赠曾庭闻

庾信飘零似转蓬,江关词赋老逾工。

客程半在青山里,壮志全消白社中。

尚有匡床分上下,曾无破屋住西东。

鸳鸯湖畔轻携手,孤负桃花烂漫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此诗《禾中赠曾庭闻》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徐倬所作。全诗以庾信自比,表达了漂泊不定、年华老去却仍坚持文学创作的心境。

首联“庾信飘零似转蓬,江关词赋老逾工”,以庾信比喻自己,形象地描绘了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一般。尽管岁月流逝,但其在文学上的造诣却愈发精深,词赋作品更加成熟。

颔联“客程半在青山里,壮志全消白社中”,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一半的旅程在青山之中,象征着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而壮志全消于白社(可能指贫困或简陋的居所),则暗示了他面对生活的艰辛与困顿,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感慨。

颈联“尚有匡床分上下,曾无破屋住西东”,通过描写居住条件的简陋,再次强调了诗人的生活之苦。匡床(即床)的上下分隔,意味着空间的狭小与生活的拮据;而未曾拥有过东西方向不同的破屋,则是对其居所不稳定、颠沛流离生活的写照。

尾联“鸳鸯湖畔轻携手,孤负桃花烂漫红”,以鸳鸯湖畔的美景与桃花烂漫的景象形成对比,一方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暗含了诗人因生活所迫而无法享受这些美好时光的遗憾与失落。轻携手,可能象征着与友人相聚的短暂快乐,但“孤负”二字则透露出诗人对此种快乐难以持久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庾信这一历史人物的典故,以及对自身生活境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仍坚持文学追求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难以实现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15)

徐倬(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酬章云李寄怀之作

一夜西风朔雁号,故交书札念同袍。

短人豪气三条烛,把尔新诗八月涛。

过眼浮云随燕雀,多情明月下蓬蒿。

凭君宦达还须早,世路由来重佩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登代郡城晚眺

西风落日声飕飕,风吹沙起边人愁。

黄云片片下溪谷,雁门木叶零清秋。

飞狐句注老雕窟,健儿习射来山头。

嗟哉紫塞古来险,颇牧为将人安忧。

忽然酸风射眸子,回看战骨多荒丘。

归鸦几点过城去,夜昏鼓角鸣谯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过鹤汀侍读斋以董文敏画

晓雨初晴烟未收,江云一带引轻舟。

模糊认得南徐树,不到家山十六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柳絮

孤负当年咏雪人,沾泥糁径总成尘。

却怜一样风吹去,偏是飞花堕锦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