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歌

天外波涛地上起,蜀山之精老不死。

午日仙人市上眠,光气亘虹烛天紫。

错疑骏骨埋土中,化成巨胫如防风。

谁识燕京修筑日,丁搬甲运劳神功。

古来材大难为用,五百年来同一梦。

狂花不肯惊世人,故山子规啼一春。

井络星精长照树,有时四面生云雾,风雨声中忽飞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神木歌》,是清代诗人潘曾绶所作。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棵神奇的树木。首句“天外波涛地上起”形象地展现了神木的非凡气势,仿佛其根部涌动着天地间的浩渺力量。接下来,诗人将神木与蜀山之精相联,暗示其长寿不朽的特性。

“午日仙人市上眠”描绘了神木在集市般的热闹场景中依然保持着超然的宁静,犹如仙人般悠然自得。“光气亘虹烛天紫”则进一步渲染了神木的神秘光彩,如同彩虹般照亮天空,引人瞩目。

诗人又通过“错疑骏骨埋土中,化成巨胫如防风”比喻神木的巨大和坚韧,将其比作古代神话中的防风巨人。随后,诗人提及神木与北京城的修建有关,赞美了它的巨大贡献和人力物力的投入。

“古来材大难为用,五百年来同一梦”表达了对神木虽有奇材却难以充分利用的感慨,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长久存在的期盼。“狂花不肯惊世人,故山子规啼一春”借狂花和子规的意象,寓言神木低调而长久地守护着自己的秘密。

最后,“井络星精长照树,有时四面生云雾,风雨声中忽飞去”描绘了神木周围的神秘氛围,它如同星精一般永恒照耀,时而被云雾环绕,时而在风雨中显得更加神秘莫测。

总的来说,《神木歌》是一首充满奇幻色彩和哲理思考的咏物诗,诗人通过对神木的描绘,寄寓了对人才被埋没和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的深思。

收录诗词(5)

潘曾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月六日儿子祖荫试周

古人重试周,将以观所取。

今日陈晬盘,珍玩列左右。

一手笔如椽,一手印如斗。

高堂笑颜开,谓可昌厥后。

庭前罗众宾,门外贺羊酒。

争看石麒麟,光气满户牖。

我细号能文,落笔颇不苟。

侍父来京师,谬誉溢人口。

屈指今再试,依旧青毡守。

立身何艰难,世业惭自负。

置儿膝上嬉,持杯慰吾妇。

吾儿眉眼清,聪明渠自有。

吾儿头角高,定可卜寿考。

传家有赐书,责之三不朽。

形式: 古风

题顾丈南雅通政手椟后

淋漓满幅墨如新,冰雪文章笔有神。

报国忧时数行泪,世间何处著斯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竹溪三兄自甘至郑扶病赴扬赋此送别

谈笑究何长,揖别难徐徐。

雁行又南北,从此埙篪殊。

忆昔事亲日,承颜欢有余。

忽忽几经年,各作风尘驱。

儿女及婚嫁,疾病须匡扶。

入门向问讯,叹息言清臞。

瞻彼田舍子,岂复离斯须。

贵者不如贱,反为仕所拘。

寒月照征程,秋风吹短裾。

相持一樽酒,渺渺何愁予。

愿言各努力,弗虑功名虚。

富贵我亦易,充盈人所虞。

行成身当退,松菊可自娱。

形式: 古风

青陵台

青陵台下美人咽,青陵台上君王悦。

见妾容颜不见心,妾颜如玉心如铁。

无情白练送蛾眉,人读遗歌空泪垂。

莫向青陵台下过,女贞树黑杜鹃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