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

美哉洋洋清颍尾,西通天邑无千里。

舸?大艑起危樯,淮颍耕田岁收米。

茫茫陂泽带平原,古时沟涧还相连。

昔人屯田戍兵处,今人阡陌连丘墓。

今年雨足种麦多,北风吹叶鸣空柯。

高城回望郁嵯峨,丰年闾井闻笙歌。

河边古堤多老柳,去马来船一回首。

百年去住不由人,岁暮天寒聊饮酒。

形式: 古风

翻译

多么壮丽啊,清澈的颍水河尾,向西直通天边的城邑,无尽千里。
大型船只扬帆起航,高耸的桅杆在淮河和颍水上,每年农田丰收,收获的都是米粮。
广阔的湖泊和沼泽连接着平原,古老的沟渠仍相互连通。
昔日人们在这里屯田驻军,如今田野间坟墓与道路交错。
今年雨水充足,种植的小麦很多,北风吹过,树叶在枯枝上发出响声。
从高高的城墙回望,山峦起伏,丰收之年,乡间小巷传来笙歌之声。
河边的老柳树见证了岁月,马蹄声、船影中,回首往事。
人生的来去不由自主,年末寒冬,只能借酒浇愁。

注释

美哉:赞美。
洋洋:广大,众多。
清颍:清澈的颍水。
屯田:古代军事或农业组织形式,驻军垦荒。
丰年:丰收的年景。
笙歌:音乐和歌声,象征欢乐。
岁暮:年底,年末。
聊饮酒:姑且借酒消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富的田园风光图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农事生活的赞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人生感慨。

开篇“美哉洋洋清颍尾,西通天邑无千里”中,“美哉”表达的是诗人面对壮丽河景的由衷赞叹,“清颍尾”可能指的是某一条河流的末端,这里的“洋洋”形容水势宽广而深远,给人一种无边界的感觉。接着“西通天邑无千里”则描绘出这条河流西去直达遥远的天际,无需计里数。

紧接着,“舸?大艑起危樯,淮颍耕田岁收米”中,“舸?”可能是船只的古字,诗人描述了船只航行的情景和农事劳作,这里的“淮颍”指的是河流的名字或泛称,而“岁收米”则显示了农业生产的成果。

下一句“茫茫陂泽带平原,古时沟涧还相连”表现了广阔的湿地与平坦的大地相连接,给人以开阔之感。而“昔人屯田戍兵处,今人阡陌连丘墓”则透露出历史的沧桑变迁和对过去生活方式的一种怀念。

诗中还写道“今年雨足种麦多,北风吹叶鸣空柯”,这里诗人兴高采烈地表达了对丰收年的喜悦,以及自然界秋天的景象。接着,“高城回望郁嵯峨,丰年闾井闻笙歌”则通过高城眺望和听 闻农村丰收时节歌声,进一步渲染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河边古堤多老柳,去马来船一回首。百年去住不由人,岁暮天寒聊饮酒”中,诗人借着河岸古堤旁生长的老柳树,以及行走的人和船只的情景,表达了对生命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而“百年去住不由人”则更深化了这种感伤之情。末尾,“岁暮天寒聊饮酒”则是诗人在岁末时节,以饮酒来消愁,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接受和适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变迁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草舍

草舍芦藩百事贫,有时遇酒暂曛曛。

天边日落未归客,江上春寒多思人。

寄远相思时有梦,感时长啸不无神。

东风又欲催桃李,搔首花前独岸巾。

形式: 七言律诗

荒园

荒围午日照青芜,树罅鸣鸠相应呼。

一片阴云送山雨,渐渐新麦地亲锄。

形式: 七言绝句

贺雨拜表

群云雨事毕,振旅不复阵。

扫天无一尘,千里还绿润。

晨朝大明贺,沙路万蹄印。

朝光泛翠瓦,佳气去人近。

颇避斧扆尊,侑膳饭龙笋。

愿君爱物心,从此至尧舜。

形式: 古风

贻潘邠老

有屋可以读书,有竹可以忘忧。

采庭之菊香有馀,烹园之蔬甘且柔。

贤哉二子,又复何求。鬼不尔责,人不尔仇。

沽酒可饮,江鱼可羞。又安用列鼎食珍,佩印封侯。

我居柯西,相隔一里,可以杖履朝往而夕游。

必未厌我乞醯与借马,但只恐勤君赤脚与露头。

不然将吾颜子箪食瓢饮屡空之乐,又欲翻董生清明玉杯繁露之春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