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山

梵王宫倚市廛开,波劫何曾断俗埃。

百万源流归海会,三千世界属如来。

老龙收雨藏香钵,野鹤听经绕法台。

闻道题名还有塔,熙宁四老总多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梵王宫矗立在闹市之中,世俗的尘埃从未中断过它的威严。
无数的信徒如同江河汇入大海,整个三千世界都属于佛祖如来。
老龙结束降雨,藏起它的香钵,野鹤围绕着讲经的法台聆听佛法。
听说塔上还刻有功名,熙宁四老都是才华横溢的人物。

注释

梵王宫:指佛教中的梵天宫殿,象征神圣之地。
市廛:城市中的街道或市场,这里指人间。
波劫:佛教中指世间灾难和轮回。
俗埃:世俗的尘土,比喻凡尘。
源流:比喻信徒或信仰的源泉。
海会:佛教中指众生聚集的大海,象征佛的广大包容。
三千世界:佛教中的宇宙观,形容世界的广阔无垠。
如来:佛教中的佛陀,即释迦牟尼。
老龙:象征智慧或修行高深的人。
香钵:僧侣用来盛放食物的器具,也象征修行。
野鹤:常用来比喻超脱世俗的高人。
法台:讲经说法的地方。
题名:刻名留念,此处可能指功德碑或纪念塔。
塔:佛教中的佛塔,用于存放圣物或供奉。
熙宁四老:指宋朝时期的四位著名文人。
多才:形容人才华出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佛教净土的景象,梵王宫作为佛教圣地,与世俗市廛相连,却不受尘世波澜的影响。百川归海象征万物皆归于本源,而三千世界则是佛教宇宙观中的概念,代表广大无边的世界,都被佛法所涵盖。

老龙收雨藏香钵,是对佛教中神龙掌管雨水的传说的一种艺术夸张,也寓意着佛法的神秘与力量。野鹤听经绕法台,则描写了自然界即使是野生动物也在接受佛法的洗礼,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闻道题名还有塔,熙宁四老总多才,是对某些得道高僧或修行者在名山大川间留下姓名,并建有塔以资纪念的一种赞美。熙宁四老可能指的是宋代的四位高僧,他们都拥有很高的佛法造诣和道德修为。

整首诗通过对梵王宫及其周遭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世界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界与佛法合一的审美观念。

收录诗词(1)

懒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穿楼(其一)

四壁无遮碍,凭阑豁远胸。

何须高百尺,亦可卧元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冬]韵

四穿楼(其二)

南北东西四望开,熙熙人似上春台。

时平不用筹边策,閒看双江抱郭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郁林郡城

荒烟漠漠双江上,往事悠悠古戍孤。

春到偏临青草渡,梦中犹记白鸥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南楼

三里之城渺大荒,两江横截壮金汤。

唐家设险基犹在,圣代增陴虑更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