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宋诚甫侍郎垂纶亭

岷源建高,驶无游舠。汉会其委,安流滔滔。

爰有君子,垂纶其下。虽不得鱼,意甚閒暇。

援藟引楫,至于中沱。荫树以休,悠悠永歌。

逝波沄沄,不转维石。乐兹忘忧,矢言不食。

烝然云兴,风举以高。鹤翔中天,遗景九皋。

木其落矣,鱼亦潜渚。眷言夙好,除于风雨。

风吹衣裳,彼为栖栖。行吟望予,实劳我思。

山有榛棘,河有鳇鲤。岂其饮泉,必泠之美。

君子冠纯,秩秩大经。泂有清酌,可以濯缨。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君子在垂纶亭垂钓的情景,展现了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垂钓者虽然未得鱼,却心神闲适的状态,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岷源建高,驶无游舠”,开篇即描绘了高山之上的壮丽景色,以及水流湍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雄浑的氛围。“汉会其委,安流滔滔”则进一步描绘了水流平稳、浩荡的景象,为垂钓者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爰有君子,垂纶其下”,点明了垂钓者的身份,他静静地坐在水边,享受着钓鱼的乐趣。“虽不得鱼,意甚閒暇”,尽管没有收获,但他的心境却是宁静而悠闲的,体现了他对生活态度的淡泊。

“援藟引楫,至于中沱”,描述了垂钓者移动位置的过程,以及他在水中划船的场景。“荫树以休,悠悠永歌”,在树荫下休息,悠然自得地歌唱,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愉悦。

“逝波沄沄,不转维石”,流水滚滚向前,石头却始终不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相对静止。“乐兹忘忧,矢言不食”,表达了垂钓者乐于享受当下,忘却烦恼,甚至愿意放弃物质的追求。

“烝然云兴,风举以高”,云彩飘动,风将云吹向高空,象征着自由和超脱。“鹤翔中天,遗景九皋”,白鹤在天空翱翔,留下美丽的身影,寓意着心灵的飞翔和精神的升华。

“木其落矣,鱼亦潜渚”,树木凋零,鱼儿潜入水底,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循环。“眷言夙好,除于风雨”,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风雨的包容,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风吹衣裳,彼为栖栖”,风吹动衣裳,仿佛在为垂钓者提供庇护。“行吟望予,实劳我思”,行走间吟唱,思考着生活的意义,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山有榛棘,河有鳇鲤”,山上有荆棘,河中有鳇鱼,象征着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岂其饮泉,必泠之美”,即使是在寒冷的泉水中饮水,也能感受到它的美好,强调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尊重。

“君子冠纯,秩秩大经”,君子头戴纯色帽子,遵循着正统的礼仪规范,体现了高尚的道德品质。“泂有清酌,可以濯缨”,在深井中取清澈的酒,用来洗涤帽缨,象征着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提升。

整首诗通过对垂钓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高竹临水上

高竹临水上,幽花在崖阴。

以彼贞女姿,当此君子心。

春阳不自媚,夕露忽已深。

湘妃昔鼓瑟,怅望苍梧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月出古城东

月出古城东,海气浮空濛。

车骑各已息,宫阙何穹窿。

牧马草上露,吹笳沙际风。

帐中忽闻雁,传令彀雕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书上京国子监壁

神京极高寒,幽居了晨夜。

雷风无时发,零雨每飘洒。

炎光不到地,萧爽度长夏。

大化漠无宰,岂必事陶冶。

扬雄不晓事,守道栖栖者。

玄经百无徵,白发谩盈把。

形式: 古风

至治壬戌八月十五日榆林对月

日落次榆林,东望待月出。

大星何煜煜,芒角在昴毕。

草树风不起,蛩蜩绝啁唧。

天高露如霜,客子衣尽白。

羸骖龁馀栈,嫠妇泣幽室。

行吟毛骨寒,坐见河汉没。

驿人告晨征,曈曈晓光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