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彭氏百雁图

彭君好古有真癖,手藏墨妙称无敌。

良工三昧夺天巧,点缀群飞向芦荻。

呼童携轴山中来,远索诗篇拜长揖。

老眼摩挲看古图,满堂秋气侵苔壁。

隐约溪山半有无,淡烟疏霭秋模糊。

斜阳寒影乱汀沚,微风落日遥相呼。

衡阳山前风雨晦,湘潭云动玻瓈碎。

长天浩渺任纵横,回首乾坤非紫塞。

群飞队宿无常踪,行分序列如征戎。

蹴波浴破一江碧,振羽起来双掌红。

洞庭木落波光发,八月九月芦花风。

江南此时稻粱熟,毛羽秋来初整肃。

日曛沙软静联拳,惊奴骇叫丛边出。

有时侧目自疑群,乱起高空断翠云。

纵教缯缴不相及,世人虚有雕笼文。

君不见昔日上林一书札,遥传壮士餐胡雪。

黄云万里塞臣归,汉家天子尊如月。

又不见秦时商岭紫芝翁,霞宿云栖宇宙空。

始皇徒有网罗密,当年能复想冥鸿。

忠臣高士今已死,耿光犹自照青史。

慷慨长歌意转悲,披图感激空怀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邱云霄的《题彭氏百雁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雁群图景,展现了彭君对古物的热爱和艺术才华。首句赞扬彭君酷爱古物,技艺超群。接下来通过“良工三昧”赞美画师技艺高超,如同天工,群雁栩栩如生地飞翔于芦荻之间,画面生动。

诗人接着描述了自己在山中欣赏这幅画的情景,满堂秋意透过苔壁,增添了画面的意境。画面中的山水若隐若现,淡烟疏霭中,夕阳映照,溪汀光影摇曳,气象万千。画面的变化引申到历史的沧桑,如“衡阳风雨”、“湘潭云动”,暗示着世事无常。

雁群的动态被细致刻画,它们或蹴波戏水,或振翅而起,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随着季节变换,画面转至洞庭湖畔,芦花飘飞,与稻梁熟景形成对比,展现出自然之美。然而,诗人感叹雁儿不受束缚,即使面对猎人之威胁,也保持独立精神。

最后,诗人借古事抒怀,提及上林苑的壮士和秦时紫芝翁的故事,表达对忠诚高士的敬仰,以及对自由精神的向往。结尾处,诗人感慨万分,面对古图,只能空怀敬仰之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高尚品质的深深怀念。整首诗以画为载体,寓言深远,情感饱满。

收录诗词(399)

邱云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彭石堂之京师

尊酒千山野照残,孤云万里是长安。

空同北出青霄近,宫殿南开紫气团。

璧水春深燕月迥,锦帆梦落楚云寒。

空悲岐路无堪赠,采采秋风纫玉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范浯州北上

石泉灯火共高楼,关塞风烟怆别愁。

贫贱每怜原氏病,江湖久属范郎忧。

云县凤阙双楼外,月满渔舟九曲头。

万里西风频北望,桂香消息帝城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奉陪顾颐斋宪副燕金氏鹦鹉堂

顾君天下士,高谊古人同。

岳降诸闽秀,文惊一代雄。

香散荷风细,巡传柏叶浓。

堂幽啭鹦鹉,献赋愧名公。

形式: 五言律诗

詶刘白云五月登大王峰绝顶得仙橘数十颗见遗歌其事异之

孤峰万丈摩青空,县猿飞鸟愁力穷。

丹崖翠壁拥蓬岛,白云紫雾相帡幪。

花开花落非人世,岩头五月垂橘红。

世人俗眼不得见,况能颗落归怀中。

朱囊碧蒂醉香露,琼肌玉液摇春风。

洞庭霜后不足数,蓬莱殿上空筠笼。

偷桃曾传汉方朔,岁星左谪为臣工。

攀登直是有仙骨,却怜野老非方瞳。

我今既已食仙实,刀圭入口能成功。

竹冠兰佩衣薜荔,鞭云策雾骑长虹。

与君再到此峰顶,弄携日月如磨砻。

为问子骞去何许,星台烟鼎寒青葱。

觉来天地同生死,空怜散发探鸿濛。

君不见幔亭歌罢此山下,曾孙几世成老翁。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