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闻雁

万里织罗云。断续天边一雁鸣。

试问新秋曾带未,声声。不管离人不要听。

入耳韵偏清。枨触闲愁梦不成。

我亦天涯同作客,飘零。已过江南第几程。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鉴赏

这首《南乡子·闻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闻雁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深远的意境。

首先,“万里织罗云”,开篇即以壮阔的景象引入,仿佛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辽阔无垠的云海画卷,为整首词营造了宏大的背景。接着,“断续天边一雁鸣”,通过“一雁”这一意象,将读者的目光聚焦于遥远的天际,一只孤雁的鸣叫打破了宁静,引出了对远方和孤独的思考。

“试问新秋曾带未,声声。不管离人不要听。”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雁的叫声似乎在询问秋天是否已经到来,而“不管离人不要听”则表达了雁鸣虽在耳边,却可能被离人忽视的无奈与寂寞。这种情感的细腻捕捉,使得整首词充满了人文关怀。

“入耳韵偏清”,雁鸣的清脆悦耳,不仅触动了听者的耳朵,更深入心灵,引发了一系列的情感共鸣。接下来,“枨触闲愁梦不成”,雁鸣声勾起了词人内心的愁绪,连带着美好的梦境也变得破碎不堪,进一步深化了词中情感的复杂性。

最后,“我亦天涯同作客,飘零。已过江南第几程。”词人自比为天涯游子,与雁一同漂泊,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与对远方的向往。这句不仅点明了词人的身份,也暗示了雁鸣所承载的思乡之情,将个人的孤独与普遍的人类情感相连接,使得整首词具有了更广泛的共鸣。

综上所述,《南乡子·闻雁》通过描绘秋日雁鸣的场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词人对孤独、离别、思乡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4)

叶翰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题《落花人独立图》

轻启菱花,蛾眉淡扫青山远。花容月面。

鬓上双珠钿。悄倚雕栏,且把闲愁散。春不见。

落花成片。飞过斜阳院。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上林春.咏燕

紫燕初归庭宇。画帘来去。

呢喃软语话多时,如欲和侬住。问尔乌衣旧主。

此时何处。裁红剪彩舞春风,管领著,花千树。

形式: 词牌: 一落索

浣溪沙.花溪归棹

淡艳山光似画屏。

一峰才过一峰迎,短篷斜挂晚风轻。

归路远迷芳草影,沿堤时听嫩莺声。

淡黄杨柳送人行。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南歌子.南天竹

清品梅为侣,芳名竹并称。浑疑红豆种闲庭。

深爱贯珠累累、总娉婷。不畏严霜压,何愁冻云凌。

渥丹依旧叶青青。好共岁寒三友、插瓷瓶。

形式: 词牌: 南歌子